柑橘红蜘蛛防治小妙招

柑橘红蜘蛛是柑橘上的重要害虫,是所有柑橘种植户都非常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广西等地,平均气温高,一年四季危害不断,杀螨剂花费占所用杀虫剂的一大半。可是既然花了大力气和大价钱,为什么还是防不住?

柑橘红蜘蛛[Panonychuscitri(MeGregor)]又称柑橘全爪螨,属蛛形纲,蜱螨亚纲,前气门目,叶螨科,是柑橘上危害非常严重的害螨。它在我国广大柑橘区:江苏、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台湾、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均有分布。寄主植物除柑橘类外,还有桑、梨、桃、樱桃、葡萄、枇杷等30科40多种多年生和一年生植物。

形态特征

成螨:雌成螨体长0.4mm,椭圆形,鲜红色,体背有瘤状突起,上生白色刚毛,足4对。雄成螨体长0.3mm,后端略尖,呈楔形,体鲜红色足4对,较长。

卵:直径约0.13mm,略呈扁球行,红色有光泽。顶端有1垂直卵柄。柄端有10~12条向四周散射的附属丝,附着于叶、枝、果上。

幼螨:幼螨体长0.2mm,淡红色,足3对。

若螨:个体较小,形状色泽近成螨。足4对。

危害症状

柑橘苗木和幼树受害最严重,以成螨、若螨、幼螨群集在柑橘叶片、嫩枝和果实上刺吸汁液。被害叶片呈现许多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全叶灰白色,造成大量落叶和枯梢,影响树势和产量。猖獗发生时,果实表面布满灰白色失绿斑点,全果苍白,影响产量。

发生规律

柑橘红蜘蛛在1年中一般以春、秋两季发生最严重。即3月开始为害繁殖。4~5月春梢时期,种群数量迅速增加达到高峰,从老叶向春梢嫩叶转移为害,1个月左右便会成灾。6月满口密度开始下降,7~8月由于高温影响数量很少。秋季9~10月气温渐降,种群数量上升,严重为害秋梢。

生活习性

一生要经历卵、幼螨、若螨、成螨四个时期。多数以卵或成螨在枝条的裂缝处及老叶上越冬。雌成螨出现后即可交配,一生可交配多次。每头雌螨一生平均可产卵31.7~62.9粒。产卵量以春季最多,秋季较少,夏季最少。卵多产在叶片、果实及嫩枝上,但以叶背中脉两侧最多。幼螨孵化后立即取食为害。成螨在叶片两面均有分布,在叶冠外层的虫口密度比内层大。

在20~25℃范围内,各螨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和繁殖的较适宜温度为20~28℃。在气温25℃,相对湿度85%时,卵期为6.5d,幼螨期2.5d,前若螨2.5d,后若螨3d,成螨产卵前期1.5d,未成熟期历期约16d。在气温30℃,相对湿度85%时,卵期为5d,幼螨期2.5d,前若螨2d,后若螨2d,成螨产卵前期1.5d,未成熟期历期约13~14d。雌成螨寿命在日平均温度16~19℃时14~25d,23℃时15d,24~29℃时12~16d。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柑橘红蜘蛛的年发生代数主要受气温的影响,通常年平均气温在15~17℃左右时,1年发生12~15代,年均温在18℃左右时,1年发生16~17代,年均温在20℃左右时,1年可发生20代左右。

发生有关因素

影响红蜘蛛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食料、天敌和人为因素等。

一般气温在12~26℃时有利于红蜘蛛的发生,20℃左右时最适。主要由于温度的影响,红蜘蛛的发生有2个高峰期,常年一般出现在4~6月和9~11月。

最适于红蜘蛛发生的相对湿度在70%左右,多雨不利于发生。

食料则以柑橘的幼嫩组织为好。柑橘红蜘蛛的天敌种类很多,已发现的有近百种,其中对红蜘蛛的发生可以产生显著控制作用的有尼氏钝绥螨、江原钝绥螨、长刺钝绥螨、具瘤长须螨、圆果大赤螨、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晋草蛉、中华草蛉、塔六点蓟马、深点食螨瓢虫、腹管食螨瓢虫、虫生藻菌、芽枝霉和无内涵体病毒等。

天敌丰富的果园,红蜘蛛可以得到自然控制,特别是生长季节的中后期。

对红蜘蛛的人为影响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果园用药,适当的用药可以使红蜘蛛得到更好的控制,而不合理的频繁用药则会杀死大量天敌,使红蜘蛛的发生更为猖獗,并呈现出多峰状态。

为什么红蜘蛛防不住?

1、繁殖能力超强一年发生20代

红蜘蛛繁殖能力很强,1年可发生12~20代,有2次高峰期。第1次高峰在4—6月,嫩梢营养丰富,大量红蜘蛛从老梢上迁移至新梢嫩叶上为害。第2次在9—10月,为害秋梢,有趋嫩绿性,当新梢长出后,老叶上的害螨向新梢转移。

红蜘蛛1代需要20—40天,雌成螨寿命秋冬季50天以上,夏季10天左右。红蜘蛛可两性繁殖,也可孤雌生殖(其后代均为雄螨),一头雌红蜘蛛日产卵可达35粒。

2、不是昆虫杀虫剂效果差

红蜘蛛属于蜱螨目害虫,不是昆虫,因此普通杀虫剂对其无效或者效果差。必须使用杀螨剂才能消灭它。

3、体型小,喷药难以做到全覆盖

红蜘蛛常在叶背面,打药很难全部喷到,由于繁殖能力强加上抗药性,打不干净很快就会反弹。

4、抗药性越来越强大

大量多年重复使用同一种杀螨剂,导致害螨药剂产生极强的抗药性,据测定,柑橘红蜘蛛对哒螨灵的抗性已提高了25倍。

怎样科学防治红蜘蛛?

柑橘螨类的防治应从柑橘园生态系全局考虑,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作用,将害螨的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农业防治:

加强柑橘园水肥管理。冬、春干旱时及时灌水,可促进春梢抽发,有利于寄生菌、捕食螨的发生和流行,造成对害螨不利的生态环境。冬季结合整枝修剪,剪除过密枝条和被害枝条及病虫卷叶和虫瘿,减少越冬螨源,压低发生基数。在柑橘园种植霍金蓟、油菜、紫花苜蓿、苏麻、豆科植物等,既可改良柑橘园小气候,又有利于捕食螨等天敌的繁衍和补充食料,提高天敌对害螨的自然控制作用。

检疫措施:

柑橘瘤螨属国内检疫对象,能随苗木或接穗的调运而传播。应以产地检疫为主。禁止从疫区调运苗木、接穗或果实,以免传播扩展。

生物防治:

柑桔红蜘蛛的天敌很多,如钝绥螨、长须螨、食螨瓢虫、六点蓟马等,若能加以保护和利用,就能有效地控制柑桔红蜘蛛的发生。采用繁殖、保护和利用钝绥螨(一种捕食螨)的方法防治柑桔红蜘蛛,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柑桔园保留或人工种植霍香蓟(白花草)覆盖畦面,利用其花粉为钝绥螨提供良好食料以及栖息、产卵、繁殖的场所。还能调节果园小气候和土壤的温湿度,为柑桔根系的生长发育和钝绥螨的繁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此外霍香蓟收割后又可作为果园的绿肥。据调查,每头钝绥螨成螨每天可捕食柑桔红蜘蛛卵1O多粒。幼螨10多头。若每叶平均有0.1头钝绥螨,便可不必喷药防治。

3~5月和9~10月间,在平均每叶有害螨2头以下的柑橘树上,每株释放钝绥螨等捕食螨~头。放后一个半月可控制叶螨的为害。天敌释放后,严禁喷洒剧毒农药。多毛菌是控制柑橘锈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多毛菌发生流行的多雨季节,柑橘园不宜使用波尔多液等铜素杀菌剂防病。另外,还可以引入捕食性瓢虫、蓟马、草蛉等天敌,以控制害螨为害。

化学防治:

卡螨

总有效成分含量:22%

螺螨酯含量:20%阿维菌素含量:2%

剂型:悬浮剂

产品用途

阿维菌素是一种放线菌发酵产生的具有杀螨活性物质的制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螺螨酯属于非内吸性杀螨剂,主要通过触杀和胃毒作用防治卵、若螨和雌成,其作用机制为抑制害螨体内脂质合成、阻断能量代谢,其杀卵效果较好。二者混搭效果增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huzx.com/xafz/6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