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博物》杂志的特别策划是“蜘蛛”。
考虑到很多人害怕蜘蛛,编辑们就上不上这个专题,纠结讨论了很久。后来,大家还是觉得蜘蛛这种生物太神奇了,不讲实在可惜。
关于蜘蛛到底有哪些好玩的内容?今天先透露一小部分。
6月杂志封面是一只可爱的跳蛛,在本期策划中,我们不仅会梳理各种蜘蛛类群,详解蜘蛛织网秘笈,还会教你如何饲养跳蛛!希望你了解蜘蛛后,会喜欢上这八足小猛兽!摄影:唐志远
蜘蛛是个大家族,粗略可以分成“会上网”和“不会上网”两大类。
爱宅家的管网一族
这种蜘蛛织网最简单,就是在松软的地面上,挖一个直上直下的洞做巢穴,洞壁布满蛛丝。有些种类还会在洞口做个能开启的“大门”。
它们平时就宅在洞里,要出去时,就顺着洞壁的蛛网爬上去。一旦有猎物路过,它们就会冲出去捕捉。有些蜘蛛还会在洞口做点文章:例如节板蛛属会在洞口周围布上放射状的丝线;某些原蛛会在门口结上形似蕾丝的蛛网,起到“预警”作用,猎物在周围活动,原蛛就能知道它们的大概范围。
红拉土蛛正从管网里探出头来。
摄影:陆千乐
圆网:经典八卦阵
圆网是人们心中最典型的蛛网形态,在一个平面呈辐射状展开。仔细看网的布局,你会发现这张网是垂直的,下半部分比上半部分要大。这里边大有玄机。垂直张网,是为了更高效地拦截飞虫。坐镇中心的主人,往下爬比往上爬更快、更省力,所以上小下大。不过,圆网的耗损很高,一张网通常用个三五天,最多半个月就得重织一张。
圆网是最典型的蜘蛛网。
摄影:唐志远
有蛛丝却不“上网”
还有些蜘蛛,虽然会分泌蛛丝,但并不结网。定居型的蜘蛛平时宅在巢穴里,只不过这个巢穴没蛛网。它们通常身材扁平、视力差,但感知震动的能力很强。白天,这些蜘蛛就躲起来,夜里再出去捕猎。
游猎型的蜘蛛连巢穴都没有,整天四处颠,著名的跳蛛、狼蛛都属于这个类群。它们视力发达,常在白天活动,一遇到猎物就慢慢靠过去,出其不意进行捕捉。
跳蛛平时不结网,属于游猎型蜘蛛。
摄影:唐志远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蛛网的类型还有很多。全世界的蜘蛛大约有5万种,能说的故事太多了。本期博物课堂,我们邀请到本期蜘蛛专题的作者林业杰老师,他在中科院动物所研究的就是蜘蛛,请他分享下这些年的研究趣闻,感兴趣的朋友记得收听。
主讲人介绍
林业杰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助理。从小学便对蜘蛛产生浓厚兴趣,以科为单位广泛收集不同种类的蜘蛛,目前私人收藏标本有76科余种。发表科研论文20篇,新种50种。目前国内收录蜘蛛种类最多的科普图鉴《中国蜘蛛生态大图鉴》,包含71科,种蜘蛛,其参与重要工作。校对《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蜘蛛目》《蜘蛛博物学》。出版书籍《知蛛》。
小蜘蛛的大世界
6月6日(周日)19:30-20:30
博物课堂直播间
参与方式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