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图形认知是幼儿启蒙教育中的一环
今天,两岁半的儿子又在变形金刚展柜前转悠。孩子的一句童言引起了我的注意:“爸爸,这是长方形,这是三角形。”我转头一看,原来小家伙指的正是柜中的G1人物。他把书上看到的形状用在了这里,让我不得不惊叹孩子的联想能力。
G1世界中的几何图形可不是嘛,这些年代久远的G1变形金刚外形不正蕴含着几何的基本图形吗?
长方形
擎天柱棱角分明的设计风格大受欢迎原本机器人就会给人以方头方脑的印象,即使是风靡世界的变形金刚也不能免俗。尤其是在初代以现实车辆作为替换形态的汽车人成员中,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如头号主角擎天柱就是方形的身体。当然孩之宝和特佳乐自然不会简单粗暴的将方形堆砌,但还是出现了下面这两位是典型长方形的人物。
长方体录音机一是录音机。G1录音机的设计可谓简单直接,真的就是长方形部件的拼装,除了比例偏小的头部,录音机的身材给人一种大盒子的既视感,显得空洞和呆板。
方方正正的六面骑士二是六面骑士。作为唯二具备六段变形能力之一的超级战士,六面骑士的尊容较之六面兽可是差距颇大。为了照顾六种变形形态,六面骑士的可动性一般,双臂被局限在身前而不是两侧,与肩同宽的一双短腿更是彻底将六面骑士塑造成一块“麻将牌”。录音机是“长得方”,六面骑士则是“显得方”。
三角形
和长方形对应车辆类似,三角形成为霸天虎战机的主流形状。像红蜘蛛为首的追踪者小队,就都具备三角形的体型,
喷气机所不同的是正三角(挽歌和喷气机)还是
闹翻天倒三角(红惊闹和冲锋)而已。而将倒三角体型发挥到极致的则是三变特种兵闪电。
闪电夸张的倒三角身材兼具战机与坦克形态的闪电人型就像是漫画中只练上半身的健美先生,倒三角的上半身强壮有力,却反衬出下盘的摇摇欲坠。
圆形
体型圆润的变形金刚相对较少,这也是由他们的替换形态所决定的。两个典型的人物,
宇宙飞碟好似一块裂开的饼一个是汽车人的侦查员宇宙飞碟。UFO的圆盘造型让宇宙飞碟也成了“胸以下就是腿”的五短身材,尤其是在地面行动时的不便,让他更像是一个漂浮的胖子。
大腹便便的鲨鱼精另一个则是五面怪的打手鲨鱼精。由于其大嘴大肚的野兽造型,使得他机器人造型也是大腹便便。被大肚子隔开的小短手,和亭亭玉立的瘦小双腿,给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饿兽平添几分喜感。
板形
为了照顾某些人物的替换形态,在人形时往往会做出一定的牺牲。比较典型的就是磁带金刚。由于磁带的扁平形状,导致野兽形态的磁带金刚都只能旁观而不能正瞧。
钢钳机器狗因为钢钳、铁角和机器狗都是“纸片”造型。
舷炮的平板身材颇受诟病而另一个典型的“平板”角色则是舷炮。作为最大号的三变金刚,舷炮具备航母替换形态,因此“一马平川”的特性也就限制了舷炮的变形设计思路。他也被广大变形金刚粉丝调侃为“躺下就变形完毕”,其人型形态呆板,毫无可动性。
椭圆形
拥有椭圆形身材的变形金刚凤毛麟角,沙暴是其中的典型人物。
沙暴的直升机造型因为其直升机形态具备椭圆形的外部轮廓,
“佛光普照”的沙暴导致沙暴在机器人形态下也拥有同样的体型,背后高出头部一大截的背板有点神像散发圣光的既视感。
以上这些G1角色拥有类似几种几何图形的体型,也许还有其他的个性角色未被列入其中,欢迎补充。
谁是变形金刚流量之王打不死的小强——超能勇士中生命力顽强的角色大盘点什么叫经典人物?自己的双倍麻烦还是敌人的双倍噩梦?细数拥有两个意识的变形金刚G1动画中变形为室内用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