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逸斋,为您讲讲有趣的民间故事。相传一个商人家庭,家中殷实。儿子自幼喜欢读书,但是却从来不读四书五经、先圣绝学,相反学习颇杂,每日读书总是拿一本史书做掩护,私下就看起了小说野史,日子倒也过得安稳少年没有一技之长,但他却一直想要考取功名,可他平时读书总是不认真,经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学习,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和表现。书生18这年,突然向父母提出了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但两位老人表示坚决不同意。他们知道亲生的儿子太过于贪玩,不肯用功读书,很难考上进士,而且即使他考上了,还是一事无成。他们劝说儿子放弃参加考试的念头,把自己喜欢看书的劲头投入到认真看书,掌握好真正有用的知识,2、3年后学会家里的生意或者一门手艺,不求大富大贵,但也会衣食无忧。但书生还是顽固地坚持,他认为只有自己看过的那些书才有用,而且自己是认真学习并掌握的,只要自己去京城努力尝试,自己就有可能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于是,他偷偷地从家里溜走,想自己去考试。在路上,天降大雨,书生独自在雨中行走,但是不知道躲到哪里。转眼间,他看见了树林中间夹杂着一间庙宇,门是虚掩的,他立即走进来避雨。庙内阴深潮湿,,墙上结满了蜘蛛网,但对他来说这是个好地方,他在这里可以避过雨水,复习自己曾经看过的东西。雨没有任何迹象小一点或者停下来,他只好无聊地四处转转,看看这间能让自己躲雨的庙。走着走着,突然看见地上有一块砖翘了起来,与其他整整齐齐的砖头相比,似乎颜色也不太一样,他好奇地走过去翻看,砖头下压着一个油皮纸包裹的东西。打开油皮纸,厚重的灰尘慢慢飘起来,呛得他直咳嗽,扔掉外边的纸包,原来是一本书。喜欢看奇书的书生,立刻翻看了起来。封面的字他居然一个也不认识,内容却像天书一样,读起来前言不搭后语,字体有象形,又直观,让书生读起来十分费劲。书生自以为是地将书捧起来,开始念着书中的自己认识的文字。念着念着,他惊奇地发现,书开始渐渐明亮起来,书中写到的仙女、妖怪以及宝贵的黄金,忽然慢慢从文字一点点组合起来,然后从书中走了出来,活灵活现地站在他的身边,轻声地问他是否饿了,可以给他煮粥做饭,手边的黄金,拿起来居然十分沉重,一切如同生活一般真实。
最后,书里走出来一位全身白衣的仙人,白眉白须,告诉书生多年苦读,这本书就是他的回报,并告诉他如果不想再去考取功名,也可以靠这些黄金、财富和美女,活得有滋有味。
书生被眼前的一切所吸引,站起身时,发现身边绕着清雅檀香,身边从黑黑的庙宇,变成了如书中所对应的景色。他被这本书吸引不已,一直贪婪地读着。在仙人的指挥下,他开始享受着这美好的世界。于是,书生决定不再考取功名,立即拿着书往家里奔走。他将书拿给家里看,声情并茂地描述自己在庙宇中的经历以及这本书带给自己的一切,但家里的人却只看到了目光迷离的书生捧着一本普通的经书,周围也没有像书生说的打开书就变了一个模样。书生抱怨家人没有慧眼,看不到书中的一切,他抱着书,回到了自己的屋子,独自一人呆坐,长时间自言自语,好像有人在回答一样。街坊们看见他时,总会感到他的神情迷离,表现得十分异常。不久,村里有人开始讨论起商人家的儿子,都在说书生整日抱着一本普通经书自言自语,不似常人。
书生也变得越来越颓废,终日靠窗而坐,自言自语。有一夜,他突然对着手中的书大声呼喊:“仙女,你在哪里?为什么你不再出现?”当他闻到书中奇特的气息和感觉到掌心中的热度时,某种欣喜的表情出现在脸上。他嘴里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我一定要见见你!”不知道他是否为书所痴,还是被书中的妖魔迷惑了眼。那书究竟是一本神秘的古老书,还是只是一个平凡的经书,此事最终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