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nb.ifeng.com/a/20180410/6493214_0.shtml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佳节——“七夕节”。
说实话,我虽不爱过每年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但却很喜欢我国传统的七夕节,甚至连我和老婆的恋爱纪念日、结婚纪念日,都定在每年的七夕。
可能是小时候爱看古装剧的缘故,电视里的男女主角,总爱在七夕出门逛夜市,又是烟花,又是“乞巧”,好不热闹。
说到“乞巧”,在我印象里,就是农历七月七日这天晚上,女子在自家庭院中,向织女星祈福,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心灵手巧。
后来,这个“乞巧”仪式,增加了一个“穿针项目”,就是放七根针,女子拿着五彩线,一个一个穿,谁穿得又快又好,谁乞得的“巧”就越多。
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除了“穿针”项目,古代女子乞巧,还有个“抓蜘蛛”项目,叫作“喜蛛应巧”。
古代女子和蜘蛛,大家闺秀和八腿昆虫,怎么看,怎么违和。
然而,现实就是那么奇葩。
“喜蛛应巧”,就是将抓来的喜蛛,放进首饰盒或者其他器皿中,等到第二天,打开盒子看蜘蛛结网的情况,如果蛛网结得漂亮,那么预示乞巧者心灵手巧。
这不是妥妥的开盲盒嘛。
而且蜘蛛结网如何,和人有什么关系?
关于“喜蛛”,还有个野史,说得是唐朝鸿胪寺丞张文成,在一天早晨发现一只蜘蛛从门梁上悬空垂下,就认为这是“喜虫天降”。
果然,几天后,皇帝大赦天下。
这个故事,雷到我的不是古人的脑回路,而是猝不及防被“谐音梗”戳到了。
上一个用谐音梗“收拾”我的男人,还是《脱口秀大会》里的王建国。
好吧,“喜虫天降”就“喜从天降”吧。
我虽怕蜘蛛,但这份七夕祝福,我收了。
作者:森林说
两性关系的初级探索者/
影视剧、书籍的三流评说家/
一个闲来无事爱表达,爱吐槽的95年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