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一个国家要发展工业,就必须要有产业工人,像我们国家,搞工业的时候,正好有大量的农村受过教育的人进入城市,我们靠着这些小伙子姑娘们在流水线上的辛勤努力,完成了我们的工业改造。现在中国工业起来了,要升级了,怎么让这些人能够继续发展,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事情。
而另一些国家,可能就不容易了,没有人口啊。那怎么办?只有从邻国引进,但邻国引进就会有一个问题,要是引进的人口越来越多,超过了原有的居民,那势必会有冲突。
比如非洲的科特迪瓦。
科特迪瓦是非洲西海岸的一个国家,以前是象牙贸易地,称为象牙海岸。后面成为法国的殖民地,一直到年才正式独立。
独立之初,大家对这个国家并不看好,因为非洲嘛,各地都是乱成一团,好两年坏三年。很多人认为,法国撤出之后,科特迪瓦也会成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
但是,接下来科特迪瓦的发展出乎意料。科特迪瓦连续多年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西非奇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科特迪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可出口国。独立二十年后,经济不但没有落后,反而增长了二十二倍。科特迪瓦的社会也非常稳定,没有什么乱子,因此成为非洲发展的样板。
因为这,科特迪瓦的足球也很牛。经济好,社会稳定是重要原因。
那么,科特迪瓦为什么没有走上非洲国家贫穷的老路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他们的领导人乌弗埃-博瓦尼。
此人是科特迪瓦一位酋长,后面从医再从政。他上台后,统治了科特迪瓦三十多年。被称为非洲象王、非洲圣人,跟非洲贤人朱利叶斯·坎巴拉吉·尼雷尔齐名。
有意思的是,圣人博瓦尼对我们中国不咋地,到了八十年代才跟中国建交,而贤人尼雷尔是中国人的老朋友,其国家坦桑尼亚跟中国关系相当好。
说回圣人博瓦尼,他上台后奉行和解跟同情。像一些非洲国家,独立后开始驱逐白人,没收白人或者其它族群的资产。但没收后又不会经营,最终把国家经济搞乱。但博瓦尼没有,他反而引进周边国家的白人,比如法裔人从一万增加到了五万。
这些人其实都是高技术人才,靠着这些技术人才,科特迪瓦的种植园才后来居上。像乌干达原本是可可种植大户,结果乌干达把种植园从少数族群手里(主要是印度人)夺走了。但乌干达却越干越差。
除了引进欧裔技工。博瓦尼还引进了很多工人,从布基纳法索、马里、几内亚等国涌入很多移民。博瓦尼对他们实行优待,帮助他们在国家立足。因为这些工人是很好的劳动力。
但是,随着移民越来越多,尤其是这些移民生育率很高,最终竟然超过了原住民的数量,更大的差别是,原住民都是基督徒,这些新移民都是信另一种宗教的。
这样就有冲突了。
原住民变成了少数族群,但手里又掌握着大量的财富。新移民人口占多数,但他们的财富远不如原住民。
自然,移民就希望通过选举来获得政治话语权,财富分配权。比如对富人进行高额征税,来实现财富的重新分配。
这个时候,圣人博瓦尼也去了,他当时启动的这个隐患交给了后来人。
因为两大族群的分化,导致了科特迪瓦内乱。
国内形成了两大派:巴博跟瓦塔拉。
巴博是一位考古学家,他代表的是原住民,瓦塔拉是博瓦尼的接班人,他代表着新移民。在年时,两人第一次过招。当时政府突然通过了《血统论法案》,要求总统候选人的父母都必须出生于科特迪瓦。这样一来,直接就把瓦塔拉给排除了。因为瓦塔拉就是外地移民的后代。
巴博通过这个成为了新总统,但随之新移民开始发动军事行动。而瓦塔拉做了一个很聪明的举动,他跑到了法国领事馆避难,而没有参与这场科特迪瓦内战。这为他赢得了西方的好感。
这个内战打打停停,一直到年再次进行选举。这个时候,瓦塔拉也有资格了。选举结束,瓦塔拉跟巴博同时宣布当选。
这到底是谁呢?
谁也不知道,反正这里面的水很深。也不知道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获胜者。但巴博是原总统,他有资源,就占住总统府不走。
这时,美国法国等国家介入了,他们认为巴博耍赖,输了不认账。要求巴博赶紧下台。美国总统奥巴马跟希拉里都表示,请巴博赶紧下台,给瓦塔拉让位。
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巴博比较冲动,他是反法的。当年科特迪瓦内战,巴博的政府军攻击了法国驻科部队,炸死9名法国“独角兽”部队士兵。当然,法国后面马上进行了反击,一天之内团灭了科特迪瓦空军。
最后,瓦塔拉组建“科特迪瓦共和军”,在联合国和法国的帮助下,攻进了巴博的最后据点,俘虏了巴博。据说士兵还当场打了巴博一个耳光。
新移民的瓦塔拉成为了科特迪瓦的新总统。
而科特迪瓦这个原本非洲最为富裕的国家因为内乱而陷入困境。更让人担扰的是,国内的和解之路因为两大族群的对立,依然遥遥无期。
大概圣人博瓦尼也没想到,他当年为了发展经济,引进了移民,现在移民问题却成为科特迪瓦发展的最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