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4800901.html
长沙的天气怪。
12月14日第一场雪之前,感觉冷到了极点,网传今年将是历史上最冷的冬天,更是搞得人心惶惶。
雪落之后,天气慢慢好起来,12月21日,为冬至,晴,中午的气温达到了12度,晚7时仍有4度。
夜,近8时,我又上了小区山包观虫,是为记录.
这种小蜘蛛较多,头灯照着,地面枯叶上、树干上若有极碎小玻璃渣似的反光,那多半就是它们了。
地面的点点星光其实是这种小蜘蛛的单眼反光所致,它的单眼有8只,分成了三列,成“4-2-2”排列,中间一列的两只单眼特别大。
蜘蛛,我也能认出近十种了,这种常见的小蜘应该不是跳蛛,至于它姓甚名谁,还没来得及做功课。
梅岭公园的架空林径的栏杆上经常有跳蛛,这种跳蛛它的单眼也是8只,也为“4-2-2”排列,但它最前面一列中间的两只单眼特别大,与上面的小蜘蛛有区别,另外它一般是在白天活动。
夜晚出现在小区山包上的树干及山径围栏上,长纺器蛛也很多(是否亚洲长纺器蛛,也得继续落实),它们的眼睛并不反光。
可能和它们的单眼小有关系,它们只6只单眼,也呈3列,“2-2-2”排列。
小区山包上,四季桂、拎木、冬青、山茶花多,叶子上这种条纹绿蟹蛛也很多,它们的单眼八只,为“4-4”排列。
蜘蛛的单眼个数与排列,是鉴别蜘蛛种类的重要依据。
我从年9月3日开始,将两年来所拍虫子照片按目按科按种分类,这是一项浩大且艰难的“工程”,现在完成了第一阶段,全按目进行了分类,极小部分按种名已归类,目前还根本来不及搞“节肢动物门-螯肢亚门-蛛形纲”。
哦,对了,奉献一张早两天花了两三小时才绘制成功的“节肢动物门谱系图”:
弄清虫子的名字有这样重要吗?
真有朋友冷不丁地问过,我记得当时这样仓促回答:弄清虫子的名字,你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另外也使自己写的东西更有价值,因为可以帮助别人站在你的肩膀上。
昆虫的种类太多了,哪怕是同一科的昆虫,习性也不一样,比如螽斯,有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若弄清一种虫子的具体名字,你就可以利用互联网去搜,可以利用前人、前辈、今人(同好者)的观察、研究等资料。
同时也因为昆虫种类太多,对某一种昆虫而言(生活史、变态、习性、繁殖等),往往我们的观察和记录都很缺乏甚至有空白,在一些专业性资料或网站中,也寥寥数语,我们若是做到了对某种具体的昆虫有自己的观察并形成了文字,同样可以帮助别人(定名到种,他人就能成功检索)。就算你对虫子的定名不幸出现错误,但留下了图片和文字,对他人的鉴别研究仍会有帮助。
*昆虫的分类工作,为顶尖专业人士所为,昆虫的精准定名往往要在显微镜下细查昆虫雄性的外生殖器,新种的鉴定,更是难中之难,往往还要对比模式标本。
越来越快地城市化进程,由于公路、建筑物等的区隔,城市中的绿地其实更像生态孤岛。
就算在同一城市,每座孤岛里的昆虫种类和数量都有较大的区别。与小区山包相隔只有两公里的龙王港(挨着麓云路地铁站的河段),我也多次夜探,在那里,却发现白额高脚蛛最多,它们的个头更大,大的白额高脚蛛,它们脚展开时,量起来有13厘米。
今年4月,我也曾从小区山包上带回一只大的白额高脚蛛(养了它十数日,后放归原处),超10厘米的个头,当时我还蛮稀罕的,谁知去了几次龙王港,比它大的到处都是。
小区山包上带回的白额高脚蛛,一只大蟋蟀,两下就被它制服。
据说万能的某网还有白额高脚蛛出售,说养一只在家,蟑螂死绝。自己亲眼目睹它行事低调但杀大蟋蟀如吃一碗饭,呵呵,我相信它是灭蟑螂神器。
白额高脚蛛,8只眼,“4-4”排列。
弄这种谱系图,有何意义?
此问题我就不赘述了,其一意义在于能快速回答“白蚁是蚂蚁吗”的问题,从谱系图可以看到,白蚁属于等翅目,与蟑螂所在的蜚蠊目挨在一起,这意味着白蚁与蟑螂的亲缘关系远比蚂蚁要近。而蚂蚁和蜜蜂、胡蜂亲缘关系近,它们同属于膜翅目。
*专注于虫子的原创图文,敬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