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蜘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进化主要集中于对洞穴蜘蛛的研究,由于地表蜘蛛躲避捕食者、气候变暖和干燥等原因进入洞穴,蜘蛛在适应洞穴环境的过程中,一些器官或组织的功能被减弱从而退化甚至消失,导致其它器官功能的增强,进而使得洞穴内孤立的物种得以快速进化。
01蜘蛛听毛长度不一,粗细不一,不同蜘蛛步足各节数量和分布有差异
1、蜘蛛听毛的显微形态特征
体视显微镜下所观察蜘蛛的听毛均为丝状、纤细柔软,基部几乎与体表垂直着生于毛窝内,听毛排列整齐,呈直线排列或集群生长,长度不一,粗细不一,毛干略有绒毛状凸起,直径小于触毛。蜘蛛个体听毛腿节均无分布,其余各节雌雄个体听毛数量均相等,雌雄个体间无差异。
听毛在胫节、跗节、后跗节上的数量存在明显的科间差异和较为明显的种间差异。三科蜘蛛跗节听毛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胫节和后跗节差异相对较小;平腹蛛科在后跗节上种间差异较大,狼蛛科在胫节、后跗节听毛数量差异较小。
巨蟹蛛科和逍遥蛛科在胫节和后跗节听毛数量差异较小,胫节和跗节听毛数量同其他3科蜘蛛存在明显差异;巨蟹蛛科、逍遥蛛科和跳蛛科种间差异较小;管巢蛛科中漫山管巢蛛胫节上听毛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跗节和后跗节差异较小。
猫蛛科中在跗节上与斜纹猫蛛存在明显差异。跳蛛科种间差异较小,步足各节数量和分布相对较均匀。对不同科雌性蜘蛛个体听毛数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络新妇科蜘蛛听毛数量最多,漏斗蛛科次之,幽灵蛛科最少。
络新妇科听毛数量与漏斗蛛科差异不显著,同其他科蜘蛛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园蛛科蜘蛛听毛数量与其他科蜘蛛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幽灵蛛科听毛数量同球蛛科差异不显著,同其他科蜘蛛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2、雌雄蜘蛛听毛数量比较
地表游猎型、其他游猎方式型和专性捕食方式型雌雄个体听毛数量相同,伏击型、皿网型、感知网型、空间网型和圆网型雄性蜘蛛听毛数量多于雌性。圆颚蛛科蜘蛛中,雌性听毛基部刺状结构较短,中部至顶部刺状结构较长且密集,顶部稍有弯曲;雄性听毛长度较雌性长,结构相似,顶部弯曲程度小于雌性。
雌性听毛基部一侧有少量刺状结构,中部刺较短,且较密集,中上部刺相对较长,且稀疏;雄性听毛长于雌性,形态结构与雌性相同(听毛弯曲是由于处理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并非正常生长状态)。平腹蛛科蜘蛛中,雌性微囊异狂蛛听毛基部至1/4处光滑,1/4至顶部刺状结构相对较长且较稀疏;雄性微囊异狂蛛听毛长度、形态与雌性相似。
雌性矛平腹蛛听毛基部刺状结构较短,基部至顶部刺状结构相对较长,较密集,形如麦穗状;雄性矛平腹蛛听毛长度较雌性长,顶部弯曲程度较大,形态结构与雌性相同。雌性听毛基部无刺状结构,基部至中部刺状结构相对较长,较密集,中部至顶部刺较稀疏;雄性听毛较雌性短,形态结构与雌性相同。
狼蛛科蜘蛛中,雌性白纹舞蛛听毛中上部刺状结构较短且较密集;雄性白纹舞蛛听毛基部刺状结构较短,基部至顶部刺相对较长且稀疏。雌性黑腹狼蛛听毛中部至顶部刺状结构较短且密集;雄性黑腹狼蛛听毛基部至中部刺相对较长,相对较密集,中部刺相对较长,且稀疏。
雌性听毛基部至中部刺相对较长且稀疏,中部至顶部刺相对较短且较密集;雄性听毛刺相对较短且分布较均匀。巨蟹蛛科蜘蛛中,雌性云南拟遁蛛毛基部刺较短,基部至顶部刺相对较长,分布较均匀。
逍遥蛛科蜘蛛中,雌性胡氏逍遥蛛听毛基部刺较短,基部至顶部刺相对较短且较密集,形如麦穗状;雄性胡氏逍遥蛛听毛长度较雌性短,基部有少许短刺,基部向上刺相对较短、较密集且排列较均匀,形如麦穗状。
管巢蛛科蜘蛛中,雌性粽管巢蛛听毛基部至中部刺较短且密集,中部至顶部刺相对较长且较稀疏。地蛛科蜘蛛中,雌性异囊地蛛听毛基部至中部毛干相对较光滑,中部以上一侧有少许短刺状结构,雄性听毛基部光滑,基部向上刺较长且排列较稀疏。
02了解蜘蛛听毛窝的超微形态特征,据统计,这4种蜘蛛特征较为典型
1、地表游猎型蜘蛛
圆颚蛛科蜘蛛中,雌性听毛窝一侧坡面隆起,坡面相对较短,上有2个褶皱,内有少许肋纹;雄性一侧坡面隆起,坡面相对较长,上有3个褶皱,内有少许肋纹。雌雄听毛窝一侧隆起,坡面相对较长且较低,上有5个褶皱,内有少许肋纹。平腹蛛科蜘蛛中,雌雄微囊异狂蛛听毛窝一侧坡面隆起,且隆起较高,坡面较短,上有2个褶皱。
雌雄矛平腹蛛听毛窝一侧坡面隆起,且隆起较低,坡面较短,上有3个褶皱。雌雄听毛窝一侧坡面隆起,隆起较高,坡面较短,上有3个褶皱,窝内有少许肋纹。狼蛛科蜘蛛中,雌性白纹舞蛛听毛窝两侧隆起,短坡面隆起较低,长坡面有5个褶皱,窝内有少许肋纹。
雄性白纹舞蛛听毛窝形态特征与雌性相似,长坡面有6个褶皱。雌雄黑腹狼蛛听毛窝两侧均隆起,长坡面相对较长且无褶皱,内有多个肋纹。雌雄听毛窝两侧均隆起,长坡面相对较长且无褶皱,窝内有多个肋纹。
2、其他游猎方式型蜘蛛
巨蟹蛛科蜘蛛中,雌雄云南拟遁蛛听毛窝形态特征相似,两侧均隆起,短坡面较低,长坡面较高,且长坡面较长,上有3个褶皱,窝内有少许肋纹。雌性苍山拟遁蛛两侧均隆起,短面隆起较低,长坡面较长,较高,上有3个褶皱,内有少许肋纹。
雄性苍山拟遁蛛两侧均隆起,且坡面相对较短,上有3个褶皱,内有少许肋纹。逍遥蛛科蜘蛛中,雌雄胡氏逍遥蛛听毛窝两侧均隆起,隆起较高,两侧坡面较短,坡面光滑无褶皱,窝内有多个肋纹。
雌性听毛窝两侧均隆起,坡面相对较短,较长坡面上有1个褶皱,窝内有多个肋纹;雄性听毛窝形态特征与雌雄相似,长坡面有2个褶皱。雌雄听毛窝两侧均隆起,长坡面隆起较高且光滑无褶皱。猫蛛科蜘蛛中,3种猫蛛听毛窝结构相似,听毛窝两侧隆起,一侧坡面较长,无褶皱,内有数个肋纹。
3、专性捕食方式型蜘蛛
拟态蛛科蜘蛛中,雌雄听毛窝两侧均隆起,窝口较高呈圆形,表面无褶皱,窝内有多个肋纹。雌雄听毛窝两侧均隆起,隆起相对较高,窝口呈圆形,表面无褶皱,窝内有多个肋纹。雌雄听毛窝两侧均隆起,窝口较高呈圆形,表面无褶皱,窝内有多个肋纹。
拟平腹蛛科蜘蛛中,雌雄长圆螺蛛和听毛窝外部结构特征与猫蛛相似,但短坡面隆起较低,窝内有多个肋纹。雌性听毛窝一侧坡面隆起,长坡面上有1个褶皱,窝内有少许肋纹;雄性听毛窝形态与雌性相似,长坡面有3个褶皱。
4、皿网型蜘蛛
漏斗蛛科蜘蛛中,雌雄新平拟隙蛛听毛窝一侧坡面隆起,坡面较高、较短,上有一个褶皱,窝内有多个肋纹。雌雄版纳龙隙蛛听毛窝一侧坡面隆起,隆起面较高、较长,坡面光滑无褶皱,窝有多个肋纹。
雌性机敏异漏斗蛛听毛窝两侧均有隆起,一侧坡面较长且光滑无褶皱,窝内有多个肋纹;雄性机敏异漏斗蛛听毛窝两侧均有隆起,一侧坡面较长,上有7个褶皱,窝内有少许肋纹。皿蛛科蜘蛛中,雌雄草间钻头蛛听毛窝两侧均隆起,一侧坡面较短。
另一坡面相对较长且隆起面较高,窝内有多个肋纹。雌雄花腹盖蛛听毛窝两侧均隆起且较高,隆起面高度相同且表面光滑无褶皱。盗蛛科蜘蛛中,2种蜘蛛听毛窝两侧均隆起,一侧坡面较长且光滑无褶皱,窝内有多个肋纹。
结语:听毛是蜘蛛体表重要的毛状感受器,电镜下的形态特征在不同功能群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除园蛛科、络新妇科和肖蛸蛛科听毛毛干光滑外,其余蜘蛛听毛毛干均有刺状结构。蜘蛛听毛窝的形态及其褶皱的数量对听毛的感知功能有重要作用。结空间网型和圆网型(除妩蛛科)听毛窝呈圆柱状,两侧坡面长度相同,光滑无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