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5月,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几个老人走了,整个互联网被泪水淹没;
大连那个内心幽暗的男子,把加速的宝马撞进了无辜的人群;
一场没有归途的马拉松,让21人失去了生命;
杭州出逃的第3只豹子还没找到,安徽与河南的3头老虎又咬死了2人。
刚过去的5月22日,距离流浪大师沈巍宣布退网,也刚好整整一年。
从人人避而不及的“精神病”,到一夜爆红的流浪大师,再到从网络中消失。
54岁的上海男子沈巍,只花了两年。
他到底遭遇了什么?
他现在又过得怎么样?
01
沈巍的走红,是一场意外,也猝不及防。
年3月,他还是上海浦东一处街道边的流浪汉,冬天睡桥洞,夏天睡草坪。
所有的生活用度,包括每日三餐,都是从垃圾桶中捡来。
但他有一个习惯,空闲时,会洗净双手,安静而全神贯注的读书。
有路人停下和他攀谈,发现,这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言谈正常,而且语出惊人。
随后,路人把这段沈巍谈《左传》,和稻盛和夫的视频传到网上。
痴迷捡垃圾,蓬头垢面,却饱读诗书,对国学造诣颇深。巨大的反差,沈巍迅速引来围观。
无数人跑到上海他流浪的地方,和他合影,和他交谈。
他谈伍子胥一夜白头;
他说比起浩如烟海的文化本身,我们都是井底之蛙,一定要不断地学习;
他说,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
他称,过去没有手机,现在有了,我们却变得越来越浅薄。
他谈传统文学,点评现实,话题从育儿到社会弊病,往往切中要点,金句频出。
短短一个星期,差不多大半个抖音平台,都是关于他各色各样的视频,而且点赞极高。
他被网友誉为国学大师、流浪大师、金句大师。
尽管他一再强调,“我不是大师,百分百不是”。
但依旧阻挡不了,全国四面八方的人,赶往他的流浪地。
他的身世与经历,也开始被媒体和网友逐渐挖掘了出来。
沈巍原是上海徐汇区审计局的在职员。
因为从小开始,就痴迷于捡垃圾和垃圾分类,20多年前,就从单位病休了。
虽然家中还有老母亲和兄弟姐妹,但他一直在外流浪。
现在,读书和捡垃圾,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人在附近的地铁站,见过正在专心读书的沈巍。
当时也曾把他的视频传到网上,但没有引起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