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明国泰率先上线跨零点电影24小时

仲夏七月,夜未央,零点电影散场,南京路上,大光明电影院华灯璀璨,淮海路上,国泰电影院灯火通明。

大建筑师邬达克没有想到,八九十年后,他设计的这一对“姐妹花”在同一天同一时刻,开启了申城“24小时影院”新纪录。

开拓夜空间,打造夜文化,繁荣夜经济。今晨,两家历史文化悠久的老牌影院——91岁的大光明电影院、87岁的国泰电影院率先成为沪上“24小时影院”。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24小时影院”又有哪些精彩看点?

图说:国泰电影院。黄轩摄(下同)

机遇

“夜经济”不能少了“夜文化”

“夜间经济,不能少了夜文化。我在影院里工作了30年,如今,机遇来了不能错过,若不走出第一步,就永远不知道怎么才能走得更快更远。”大光明电影院总经理斯俊说话的时候,满头大汗,热,距离“24小时影院”首映还有8个小时,但他却仿佛为了这一天准备了30年。

没错,“24小时影院”让斯俊看见了“机遇”。

今年以来,历数申城时政、经济、文化新闻热词,“夜间经济”的热度,一点不亚于梅雨过后日渐走高的温度。

不夜之城,越夜越精彩。如今,“夜经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指标。夜间经济的内涵,究竟该如何丰富,夜间消费的影响力究竟该如何扩大,难道就是“炸鸡啤酒小龙虾”?显然,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文化产业,休闲业态领域不可或缺的要素,加入“夜经济”,当仁不让,于是,以电影行业为先行者,率先开设“24小时影院”,以文化消费助力夜间经济发展。“与夜间经济发展相匹配,还有更便捷的交通、更庞大的客流和更丰富的文化消费需求,毕竟,经济越发达,多元文化需求就越旺盛,当上海人均GDP跨上2万美元台阶之后,“夜文化”需求就会应运而生。“抓住机遇,迈出第一步,试试看!”斯俊说。

图说:大光明电影院。

需求

不是便利店“眼光”更精准

今晨零点首映,在大光明和国泰,“24小时影院”放的片子都是《蜘蛛侠》。

从《王牌特工》、《至暗时刻》到《流浪地球》……,哪一部不是场场爆满,“那些错过了通常放映时间,或者特别需要在零点后观影的人们,恰好有’24小时影院’满足需求。”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夏锋说。

没错,“24小时剧院”让夏锋看见了“需求”。

“24小时影院”,不是24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店,准确地说,是“跨零点影院”,电影院从前一天开门营业到结束一天的工作,从过去的当天23时延迟到第二天零点过后,跨越零点。

零点过后,还会有观众嘛?“会有的。深夜下班的人;南京路上、淮海路上,来自世界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游客;还有其他有空想看看零点电影的人,市场需求总是多样的,跨零点电影就是要顺应需求。”夏锋说。

随“24小时影院”一起上岗的,是“24小时影院经理”。“24小时影院经理”,管什么?夜间经营的安全监管,要管;观众的需求,更要管。今天推出跨零点经营模式后,“24小时影院经理”将会根据市场情况和观众需求逐步加映场次,一句话,“夜文化”有什么需求,影院就大力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需求,也是可以创造的,观众没想到的,“24小时影院”就拿出专业的、精准的眼光去创造需求!

图说:大光明电影院建院90周年特展。

品牌

传播城市历史和文化

沪上影院众多,“24小时影院”率先落户大光明和国泰,不是没有原因。“大光明和国泰,都是邬达克的作品,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电影院,不止是放映电影的地方,风貌独具的影院,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传播者。”国泰电影院总经理顾林飞说。

没错,“24小时影院”,让顾林飞看见了“品牌”。

大光明和国泰,均为沪上老牌影院,营造夜间文化形态,传播城市文化品牌,借“24小时影院”,这对姐妹花又将如何为世界呈现城市历史文化风貌?

91岁的大光明电影院,将在夜间开放“文化长廊”,让市民了解大光明90年的发展史以及上海电影的发展史。

南京路上,年12月23日,大光明影戏院盛大开幕。当时,中外各界人士千余人齐聚影戏院大厅,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亲自到场为其开张剪彩,郑正秋、张春帆、包天笑、周瘦鹃等文化名人竞相演说,《申报》副刊主编周瘦鹃特地撰文一篇,题为《梅开光明记》。

90年风雨,大光明电影院从当初的“远东第一影院”依然保持着青春的气息,持续经营到现在,创造了电影放映界的奇迹。曾创下连续11年(年-年)全国票房第一的记录,亲历90年来中国电影的兴衰流转,堪称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活样本”。

淮海路上,87岁国泰电影院一样家底深厚。年1月1日,国泰大戏院正式对外营业,当天《申报》形容:“富丽宏壮执上海电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化之大成”。年后,更名为国泰电影院。几十年来,国泰电影院多次举办”观众见面会、新片首映式、新片新闻发布会等,先后举办亚洲电影周、苏联电影周、朝鲜电影周、优秀京剧影片回顾展、澳大利亚电影节影展、“法国电影展”等活动。年起为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指定放映单位。

今天起,与”24小时影院“相伴,国泰推出夜间电影主题书吧、音乐茶座,延展电影消费内涵;构建深夜观影部落群,汇集定向观众,不定期组织影迷沙龙活动;开设VIP定制专场,满足不同消费主体需求,力求让“24小时影院”成为城市又一个新的文化形态。

当人们走进大光明,走进国泰,不止看了一场心仪的“跨零点电影”,更看见了一座城市历史风貌和文化形态,或许,人们来看电影,是因为,如雷贯耳的老牌电影院究竟“长”什么样,想看看。

记者手记——

越夜越温馨

很多年前,小年夜,接到一位读者的电话。

电话里说,初到上海,工作不久,过年不能返乡,一个人的小年夜,想问问能去什么地方。

一时,我还真想不出合适的答案。

如果是今天,我会说:大光明,国泰,去看看“24小时电影”吧!

经济,绝不只是经济。“夜经济”繁荣,必然带来“夜文化”的繁荣,城市的温度,城市对人的友善、关爱、呵护,也正蕴藏其间。

文化,是有温度的。年6月28日起,国泰电影院实行星期二全天半价,年2月22日起在全市率先推出星期三也全天半价。迄今,国泰电影院每月至少为社区放映一场免费公益电影,经常举办敬老专场、残疾人专场、学生专场。

今天,“24小时影院”来了。大光明和国泰都承诺,将严格按照星级影院的服务标准,保持对观众“24小时服务不走样”,为老年观众、残疾人观众提供热水、保暖披肩。

今天,观看跨零点电影”的观众,收到的礼物是,一瓶水,一份爆米花,“24小时影院”对观众的心意,在里面。是的,“24小时影院”,不只是在时间上跨零点,更在意城市经济文化品牌的深度打造,让“夜上海”越夜越温馨!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姚丽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huzx.com/xamj/106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