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这是在干啥简说ldquo

关于禅的中文书里,基本都会说到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是金刚经中的一句话,据说,五祖弘忍对还未开悟的六祖慧能说了这句话后,慧能开悟了。

对这句话的理解,每本书或每个人,有所不同。

我的理解,核心的核心,是“住”。

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年,海蒙在美中巡九龙湖站的比赛中夺冠了,夺冠后的下一场比赛,第一轮,海蒙打了70,第二轮,海蒙打了89(两轮成绩仅凭我现在的记忆)。

赛后的电话中,我得知,第二轮的赛中,有一个澳大利亚球员嫌海蒙打的慢,并以“不客气”的语气当面说了他,于是,从这之后的每一杆,海蒙的脑子里都”住“进了许多东西,比如“这个傻子会不会又来说我”“我是不是要加快一点”“他凭什么说我”......

当海蒙的脑子“住”进了这些,就有了这场比赛的表现和结果。

“应无所住”,在打球中的应用,是要把那些会让比赛表现不好的东西都从脑子里请出去,到达“无所住”的状态,然后再“生其心”,把会让比赛表现好的东西放进去。

也许,有的球员啥也不放,会表现好;有的球员,要放入对握力的感受,会表现好;有的球员,要放入对球路的视觉化,会表现好;有的球员,要放入简单的旋律,会表现好......

球员在比赛中,教练在教学中,常常想的、练的,大多都在“生其心”这一部分。

事实上,如果不能“无所住”,如何能“生其心”?

要达到“无所住”,是要大量练习的,而静坐、坐禅、冥想,都是练习的方法。

学生们问我,这也要练吗?不去想不就完了吗?

可是,如何能够不去想呢?人类的脑子就像一个不断向外喷涌念头的喷泉,想让它停下来或慢下来,与让它喷的更多一点,一样,都需要训练。而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各种教育、学习、思维训练,一直在训练如何让它喷的多一点,却没有训练过如何让它停下来,慢下来。

(视频中,科比说,我每天都训练冥想,每天早晨,10--15分钟)

(视频中,科比说,我基本上就是个小禅师)

回观自己,如果我自己都不能”无所住“,如何能教学生”无所住“?

于是,过去这四年来的冥想、静坐、坐禅,对我自己而言,是在训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世界各地参加各种冥想、坐禅的课程,也是在体验和感受不同的训练方法。

这次的夏威夷静修之旅,有蛮多的洞察,很多的感动。

一个人,一星期,不需讨好别人,也无需别人讨好,看着念头升起,看着念头落下,淡淡的,安心的,宁静的,感受生活的美好......

对了,还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出国禅修?

在国内,我了解到的禅修,基本包含许多宗教和信仰成分,而我脑子里所住的禅修,没有宗教和信仰的成分,它只是一种关于头脑的训练。

.1.17于科纳-夏威夷大岛

李晓光Golf

一起安心成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huzx.com/xamj/4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