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问题 http://pf.39.net/bdfyy/bdfyw/140301/4346595.html
同学们,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是一种古老的动物。与它同时期的许多物种已经灭绝了,可它仍然存活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为什么呢?
在大自然中,人们只能在中国的极少部分地区偶然看到大熊猫的身影,这又是因为什么?大熊猫为什么会被视为中国的国宝?人们研究大熊猫有什么意义?
当你对这些问题想一探究竟时,该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学学吧。
01查阅资料,深入了解
在生活或学习中,有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得到,有的则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间接得到,比如请教他人、查阅图书、上网搜索等。要想了解大熊猫,就需要用到以上各种方法。
微片段:无冠山雀的觅食方式,在描写北美鸟类的不朽著作《生命历史》中有所记录:“当一群山雀飞到树上时,为了找到一点儿的食物——蜘蛛卵、茧或者其他冬眠的昆虫,每一只鸟儿都仔细地在树皮、细枝丫和树干上搜寻着。”(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
作者通过查找书籍《生命历史》中的相关记载,找到了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了无冠山雀的觅食方式。
02化繁为简,有序介绍
虽然我们可以搜集到许多资料,但写作时,这些资料并不能被全盘直接使用,要有所取舍,要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特点的内容来写,不必面面俱到。把这些资料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同一类的进行整合,按照“先外貌特征,后生活习性特征”的顺序,把多数人不了解的知识介绍清楚,这样才有意义。
微片段:鸭嘴兽的全身都覆有毛皮,使它能适应水中的活动。嘴巴像橡胶一样柔软,可以放出微弱的电波来探寻食物。前足具有锐利的爪和巨大的蹼。在水中游泳时,巨大的蹼张开像桨一般划水前进,它到陆地上行走或挖掘巢时,会将蹼收起来并向内折,只露出大爪。鸭嘴兽的繁殖季节是每年的8—10月,一到繁殖季,池塘、溪流里就会热闹起来,平时独来独往的鸭嘴兽会不约而同地赶来寻找伴侣。(《小牛顿科学馆:黑猩猩·鸭嘴兽》)
片段中先介绍鸭嘴兽的全身毛皮,再一一介绍嘴巴、前足和蹼,最后介绍其繁殖季节,把鸭嘴兽的特征依次描述凊楚,使读者对鸭嘴兽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03巧用方法,丰富语言
有些文段可以采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要求语言具有科学性,有时为了避免语言枯燥乏味,可以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设问、排比等修辞手法,或者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加以介绍,增强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微片段: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法布尔《昆虫记》)
这段话中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手法,生动形象地将昆虫的样子展现在读者眼前,将它们“可以吓退天敌”的原因解释得通俗易懂。
例文: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是中国的国宝。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山区大熊猫十分可爱。它全身毛茸茸的,像一个大绒球。
它的四肢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它的眼睛周围一圈黑黑的,我猜想它是不是每天熬夜,缺少睡眠呢?短短的尾巴紧紧贴在身上,不仔细看,还以为它没尾巴呢。
大熊猫走起路来特别缓慢,动作迟缓,看上去笨笨的,不过它爬树的技能非常厉害。有动物攻击它时,它会迅速地爬上树去逃之天天。
大熊猫最喜欢吃竹子。你瞧,它掰下一根竹子,安静地半躺在地上,歪着头,从上往下咬,就像我们吃甘蔗一样把竹子的皮撕开,把中间的软竹子吃得一干二净。它有时也会吃一些玉米秆和幼杉树皮。它能津津有味地吃上好几个小时呢,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胃王”。
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习性,哪怕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它们仍然穿行于被大雪压得很厚很厚的竹林中。
大熊猫还是“和平天使”。从年到年的26年间,我们国家曾经将23只大熊猫赠送给美国、日本、法国等9个国家。中国大陆还把“团团”和“圆圆”送给台湾,期盼着与台湾同胞早日团圆。
大熊猫很惹人喜欢,但是这个物种在这世界上已经濒临灭绝,全世界大熊猫只有多只,所以我们大家要保护大熊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