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戴庄村有机水稻的生产组织
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是一个综合性的社区合作社。年春成立,已连续两届当选为全国示范农民合作社。随着合作事业的发展,全体村民逐步都加入了合作社,民主选举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了理事长。在党支部直接领导下,组织村民发展有机农业,培育生物多样性,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合作社负责有机水稻生产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制定;生产队伍组织;总体生产布局及技术设计;产品加工、销售。是戴庄有机大米的经营主体。
合作社农机(农技)服务站:在合作社领导下,负责生产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农机作业服务;产品收储、加工。
有机水稻专业户及一般种植户:戴庄村把适度规模的标准定在50~亩,指导思想就是让有限的土地面积,尽可能多的农民能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康,而不是让个别大户大量占用土地获取暴利。合作社支持小农户向二、三产业转移,更鼓励小农户发展速度规模农业,成为专业户。专业户接受合作社的作业委托,负责田间管理。
随着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戴庄村去年有机水稻种植农户,已经从年高峰期多户减少到户。戴庄村的有机水稻种植管理,正在向适度规模经营的种植专业户集中。其中面积较大的20户加起来,已经达到了总面积的60%。
种植户,只需要负责水、杂草、田埂的日常管理工作及其所需成本开支(抗旱时有适当补贴)。种田的收益,也按照以上作业的完成量和质量情况获取。其它施肥、育秧、栽插、收割、烘干、收储等机械为主作业项目及其所需成本开支,均由合作社农机服务站负责。
戴庄村种植有机水稻农户每亩的毛收入(没有除去三项管理作业人工及其它成本),扣除上交合作社公积金后,一般元左右,(种植早栽稻+再生稻有~0元)。这样专业户的种稻总收入,一般能达5~7万元,高的能10万元。因此他们的种田积极性比较高,加上其它收入(全年还有7~8个月可以打工),一般年收入可达到10万元左右,能赶上一般非务农户或临近城镇居民收入。
二、戴庄村有机水稻的品种
采用世界著名的优良食味品种“越光”(コシヒカリ),种子直接引自日本,每年提纯复壮。属中熟粳稻品种,在当地全生育期天左右。合作社生产的“赵亚夫”牌、“野山小村”牌越光有机米,米饭白亮,柔软光滑,粘糯适中,咬嚼有劲道;粥汤特别稠粘细腻,上层有粥油,口感滑爽。其他品种几乎无可比及。越光大米食用品质重要指标:蛋白质含量7%、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95%,明显优于其它品种。8月上旬可有新大米上市,全省最早(南方产早稻,但都是早籼稻,食味差)。戴庄合作社越光早栽稻亩产斤,去年试种早栽稻收割后长起来的再生稻,亩产~斤(措施改进后还有潜力)。年中栽稻成熟期遇台风倒伏,亩产不足斤。迟栽稻亩产斤左右。三、戴庄村有机水稻的育秧
合作社有联栋育秧大棚15亩,可插大田0多亩。年的有机稻播种期计划如下:中粳早栽:提前做好盐水选种、温汤浸种、催芽,第一批3月25日前后,抢寒流后的暖头播种(力争3月底出苗)。然后隔5天分别播种3~4批,秧龄30~25天,力争4月底开始插秧,5月中旬栽插结束。中粳迟栽:5月18日起隔5天分4批播种,即5月18日、5月23日、5月28日、6月2日各播种一批,秧龄25天左右,大田栽插6月15日开始,到6月底结束。为了减轻抽穗扬花期连续35℃高温减产风险,今年完全停止了越光中栽(5月下旬~6月上旬栽插)。水稻温汤浸种:60℃温汤浸10分钟,浸过的稻种随即放入冷水降温,防止稻种内部温度过高影响发芽。对稻瘟病、恶苗病、立枯病、线虫病、胡麻叶斑病等都有不低于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戴庄合作社已经连续多年采用精准播种机播种,大幅提高作业效率、确保出苗均匀、整齐。用醋糟发酵有机肥作育秧基质替代化肥,还能大幅减轻劳动强度。戴庄合作社从两年前开始播种后覆盖反射膜,晴天能有效防止高温烧苗,晚间则有较好的保温效果,节省用工,出苗快而齐。戴庄合作社已经连续多年采用水池育秧新技术,1.5叶前保持湿润,1.5叶后建水层,水育秧能基本控制水稻秧田病害。戴庄合作社已经连续多年稀播培健壮大苗,秧盘每穴3粒,每亩用种量3斤,苗4.5叶,高15公分移栽。四、戴庄有机水稻的大田生产
1.绿肥管理收稻前15天左右掌握稻田墒情,播种绿肥(红花草+少量黑麦草),改装的植保机械可以用来播种,提高作业效率。收稻后及时开沟排水,防止秋天多雨稻田积水烂种、烂苗影响绿肥产量。4月初红花草开花期耕翻绿肥,晒垡后及时上水,保持田间湿润,长出一批杂草及杂稻,5月初整地除去杂草及杂稻苗后栽插水稻。这是有机稻田除草的关键措施。2.大田栽插选用适合有机栽培的水稻钵苗插秧机(日本“稔”制造,常州亚美可组装)。大苗摆栽,每穴苗数均匀,没有植伤,没有缓苗期,促进早期生育;大行稀栽,生育中后期仍然通风透光,护根保叶,秆青籽黄;秧苗较高,可以提高水层,抑制田间杂草。有机稻栽插密度,越光品种早栽(4月底~5月上旬)每亩1万穴,株行距33×20.7公分;迟栽(6月中下旬):因为推迟了插秧季节,需要适当增加栽插密度。每亩1.1万穴,株距适当缩小,33×17.9公分。3.大田施肥、除草
插秧后4?7日内,亩施米糠(可用菜籽饼、豆饼替代)25?50公斤。米糠是微生物暴发的强力促进剂,能加速绿肥、秸秆、醋糟等有机物分解腐熟,同时显著减轻稻田杂草危害,也是重要的微量元素肥料。施米糠后适当深水灌溉4~5公分,20天内田间不能脱水,通过深水、浑水除草,如田不平整,高处脱水就会长草。
有机水稻施肥原则:适当控制氮肥,控制长势,控制产量,确保全生育期生长正常,控制越光品种早栽亩产斤,晚栽稻斤为宜。好处:可以减轻病虫危害,做到不用农药化肥;提高稻米品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
收获时稻草(亩产稻草斤左右)、绿肥(亩产鲜草约0斤)全量还田。另加醋糟微生物发酵有机肥(亩施0.5~1吨)2、3月份用施肥机撒施作基肥。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提高,继续减少醋糟微生物发酵有机肥用量。
4.大田病虫防治常规栽培前期就施有多量化肥,水稻生长嫩绿,田间迁飞来的害虫纵卷叶螟、稻飞虱较多。有机栽培施的有机肥得力迟,前期长势中等,叶色淡,迁飞来的害虫相对要少得多。因此,两者之间田间入侵害虫基数就相差很大,为中后期两者危害程度的较大差异打下了基础。水稻病害的发生也有较大差异。常规栽培密植、多肥,植株下部通风透光条件差,往往引起水稻纹枯病多发,蔓延也比较快;有机栽培稀植、少肥,稻株下部通风透光,水稻纹枯病轻。水稻的稻瘟病也与水稻叶片的游离态氮含量有关,氮化肥多施往往成为病害大爆发的诱因。年戴庄村与句容另两村水稻纹枯病发病率比较(耐肥品种)
日期
穴发病率%
株发病率%
戴庄
另两村
百分点
戴庄
另两村
百分点
7.29
0.25
0.25
0
8.4
0.56
0.85
-0.29
8.12
5
8
-3
0.75
2.9
-2.15
8.28
19
23.8
-5.2
3.0
13.7
-10.7
9.6
26.5
34.1
-7.6
8.05
20.4
-12.35
句容病虫测报站资料整理
五、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保护效应
随着连续多年的生物多样性农业措施推行,对戴庄村的综合生态保护效应越来越明显。对比数据表明:水田连续5年有机栽培较常规栽培土壤有机质增加了24.4%,土壤氮、磷、钾也有9~16%的增加。丘陵山区原本十分贫瘠的土壤逐步得到了改良,地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可是戴庄村农业自然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恢复的重要标志,十分难能可贵。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田块土壤养分的差异(9~年)戴庄有机质
全氮
全磷
全钾
有机栽培
2.
0.
0.1
0.
常规栽培
2.
0.
0.
0.
+-%
+24.4
+16.0
+11.2
+8.8
平均年+-%
+4.88
+3.2
+2.2
+1.76
速效氮
速效磷
速效钾
有机栽培
66.
70.
27.
常规栽培
62.
65.
25.
+-%
+6.36
+8.82
+6.58
平均年+-%
+1.23
+1.76
+1.32
除了大面积农田的生态修复外,戴庄村把农田生态保养范围从农田扩大到田埂及周边荒地、水系,用割草机割去高的杂草,不让它结种子,留下矮的杂草丛,掩护青蛙等小动物,提供良好生存环境,还能开花引诱蜂类等天敌昆虫。
国家环保部南京环境研究所及南师大生命科学院来村调查,夏季稻田能找到软体、环节、节肢、两爬动物类、鱼类、鸟类等10纲31目种动物,他们说这个数字与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相仿,非常吃惊。邻村常规栽培田却只找到20种,相差6.4倍。
戴庄村稻田动物物种目录
(与临近白马镇常规稻田比较)~戴庄村与当地另两村稻田稻飞虱、蜘蛛調査結果(头/百穴)日期
稻飞虱
蜘蛛
稻飞虱/蜘蛛
戴庄
另两村
戴庄
另两村
戴庄
另两村
.8.22
40
3.8
0.1
.8.23
20
52
0.02
.9.23
0
1.5
0.3
.8.12
1.3
0.27
.8.14
1.7
年戴庄村水稻虫情调查(头/百穴)虫情
日期
南稉46
越光
蜘蛛
稻飞虱
蜘蛛:稻飞虱
蜘蛛
稻飞虱
蜘蛛:稻飞虱
7/22
0.9
7/31
1.0
8/3
0.7
1.1
8/14
1.6
1.7
9/27
83
1.8
说明:9月下旬晚稻南稉46虫情与中稻越光相同,仍然是蜘蛛多于稻飞虱。
蜘蛛控制了稻飞虱的危害,鸟控制了果树害虫,蛇、鼬控制了田野鼠害,这些也是戴庄村农业自然生产力正在恢复提高的标志。其实,提高农业整体生产力,仍然还有很大潜力,戴庄村的有机水稻栽培,正在向着基本不用外来能源,除了机械用油外,依靠自然的太阳光能,获得每亩效益0元以上,亩产优质稻谷公斤以上(目前为多公斤)的方向努力。附:南粳系列优质品种的有机栽培除了栽培越光品种外,戴庄村为了提高有机稻的产量,也曾经试种了几年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的南粳系列品种。南粳系列品种,有优质、耐肥、抗倒、高产的特点,但是生育期、习性与越光品种不同,有机栽培技术也有一定差异。1.南稉系列品种有机栽培,仍然要坚持稀植,但是栽插密度可以比越光适当高一些,因为它叶片比较挺直,透光性好,也比较耐肥抗倒,绿肥茬每亩1.2万穴左右为宜,小麦茬还可更高些。2.南稉系列品种产量高,需要增加有机肥用量。戴庄村把南稉系列品种亩产目标定在~斤,所以除了绿肥及米糠外,丘陵地区一般土壤,醋糟微生物发酵有机肥用量每亩要增加到2~3吨。如果要更高产,还要适当增加有机肥用量。3.南稉系列品种生育期较长,抽穗较迟,适合稻鸭共作,除草效果好。4.南稉系列品种相对越光,容易感染稻曲病,抽穗期前后,注意用“菌刀”、“氨基寡糖素”、“苦参·蛇床子”等生物农药,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褐稻虱、白背稻虱发生年份,七月至八月查田间白背稻虱虫情,八月中下旬至九月查田间褐稻虱虫情,如达防治标准,及时用“苦参碱”液等生物农药防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用生物农药短稳稈菌防效高。5.南稉系列品种收割期相对越光迟,稻田套种红花草(紫云英),播种期可推迟到10月初,减轻绿肥苗期与水稻共生期过长的不利影响,可以每亩增加1~2斤黑麦草(比较耐迟播)种子混播,提高绿肥产量。参考戴庄村越光品种的有机栽培技术,平原地区土壤肥力较高的苏州张家港善港村、常熟蒋巷村已连续四年试种南粳系列品种有机水稻成功,大面积亩产近千斤。最后,把以上介绍的有关戴庄村有机水稻种植情况简单归纳如下:1、戴庄村主要通过培育生物多样性(包括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等的多样性),培肥土壤地力、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提高自身免疫抗病能力;保护天敌,防治虫害;种植绿肥,稻鸭共作,防除杂草;引进生长期短的优质品种、收获再生稻等等,可以说采用的是生物多样性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而且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技术体系。2、戴庄村水田逐步形成了稻、草、畜禽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它与岗坡地形成的林果、草、畜禽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及山顶陡坡的森林野生动植物仿自然生态系统一起,组合成了戴庄村丘陵山区生物多样性有机农业生态系统。水田有机水稻是生物多样性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戴庄村把山、水、林、田、湖、草、村庄等全村域空间的全部生物要素(微生物、动植物、人类),作为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全村域范围保护天敌、善待其它野生、栽培生物,包括水稻和水田的其它生物也在其中。以上,是我们学习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一些具体实践,也是在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下,对农业技术理论创新的一些思考,不妥此处,请批评指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