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然导师心动的30本应用型绘本上

有一天午餐的时候,我问海螺:“能不能帮大家整理一个自然绘本推荐书单?”她不假思索回答:“网上很多啊。”

“那些网上的推荐,你自己看过吗?”

“没有。”

于是我们花了一顿午餐的功夫,在各个搜索引擎查了查。我问海螺,这些资料如何,她终于认真回答了我:“无法甄别,好像都是二手资料。”

这就是这篇约稿的来源,在我的“威逼”下,海螺列了30本自己比较心水的绘本,并且嘱咐我一定要说明,这只是她个人视角的喜好,如有遗漏,欢迎推荐。本文会分上下两篇发送。

——湖湖

1《冬芽合唱团》

作者:长新太

◆应用场景:冬芽观察

◆内容简介:冬芽的脸,主要是叶子掉落时叶柄所留下来的痕迹。至于那些看起来像眼睛、嘴巴的部分,则是输送养分给叶子的管子切面。脸部上方圆形或椭圆形的部分,就是冬芽,它里面藏着未来会变成叶子和花的组织。书中的每一棵树,并无任何奇特之处,它们大都是一些常见的树。不过,经过放大,你可能从冬天树芽的容貌看到一只兔子、一只无尾熊的脸,或是一个戴着帽子的小孩……

图源

在地·咕噜森林幼儿园

推荐原因:这本书目前只有台版,记得原来看过同事将复印的单页发给孩子,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之后出去观察冬芽,那次没有发觉这本书的可爱之处。后来咕噜森林幼儿园的茉莉老师买到了一本,我在冬芽观察课上给孩子们读了一次,才发现书虽然图片是摄影作品,但是文字富有韵律,读起来非常有趣。加上冬芽的游戏,孩子们在户外观察的时候兴致高了很多(植物的细部观察本来对小孩子是挺无聊的),对待枝条也很友善。

2《荨麻胡子王国》

作者:玛丽亚·韦泽

◆应用场景:自然观察食育课程

◆内容简介:荨麻胡子国王是一个脾气暴躁的怪人。他禁止一切可以带来快乐的事情。于是,所有臣民都被迫离开家乡。新厨师“葡萄干”小姐偷偷用国王的胡子——荨麻做料理。没想到奇迹出现了,随着荨麻胡子被一点一点剪去,国王的暴脾气慢慢消失了。最后,整个王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图源

在地·咕噜森林幼儿园

推荐原因:我们在带着孩子们走进自然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这样的事情,例如”蜘蛛有毒“、”杂草都要除掉”、“天牛是害虫”,这些观点都源于我们仅看到事物对我们不利的某一面,而荨麻、蜘蛛、杂草,好像一种隐喻,象征着这个世界多面。(茉莉)带孩子观察荨麻上的昆虫,采集荨麻做料理(和面做饼、煮浓汤),有趣的体验过后,会有孩子“心甘情愿”让荨麻咬上几口,这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转变。这本绘本,则大大增加了其中的乐趣。

3《地球之舞》

作者:琼安·赖德

◆应用场景:冥想带领

◆内容简介:想象你是地球,你比树还高,比月亮还大;你正在宇宙间旋转、跳舞,身上覆盖着树林和海洋、道路和村庄、动物和欢笑的孩子;你是万物最熟悉、最心爱的家……充满韵律美的诗文搭配上富有想象力的插图,让读者瞬间化身为地球,在宇宙中漫舞!作者借由孩子容易领会的浅白诗文,以一种循序渐进的叙述引导方式,邀请孩子运用想象化身为硕大的地球。

推荐原因:适合大孩子和成人的冥想引领,一起飞离地面,俯瞰我们的家园吧!

4《生生不息》

作者:珍妮·贝克

◆应用场景:自然观察

◆内容简介:很多动物都有迁徙的习性,陆地上的角马,大洋中的海龟,但最让人惊叹的是一种叫塍鹬(chéngyù)的鸟。每年春夏,它们先从澳大利亚出发,经停中国黄海沿岸,飞到北极地区,在那里生儿育女;秋冬来临,再直从北极飞越茫茫的太平洋——中途没有停歇——返回澳大利亚的家园。如此,年复一年。本书跟随塍鹬的轨迹,呈现它们的迁徙历程、生活习性与生存环境。透过塍鹬的广角视觉,读者也能看到澳大利亚蜿蜒的海岸、美丽的大堡礁、浮云缥缈下的城市夜景、雪覆山巅而垂直气候丰富的北极、深蓝的夜空以及茫茫而热闹的太平洋。书里的每一页都是壮美如画的风景,而更别具一格的是,这些壮阔的风景是作者用各种简单琐碎的实物材料拼贴而成:布料、毛线、棉花、纸片、羽毛、干草、树枝,等等,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触,能获得美妙的阅读体验。

图源

在地春湖自然中心

推荐原因:珍妮·贝克的每一本书,都值得收藏,细致的拼贴,唯美的画面,更为重要的是,珍妮本人极具前瞻性的人文关怀视角和环保责任感。尽管这本绘本并没有流畅的故事文字可以阅读,但是不少单页都适合在候鸟观察的课程上展示给大家。珍妮早年有一本绘本《家园》也非常值得同好们收藏,可惜已经很难找到(谁能买到麻烦告诉我),以一个女孩成长20年窗外社区的变化,讲述家园变迁的故事。

5《蚯蚓日记》

背景介绍

作者:朵琳·克罗宁

◆应用场景:自然观察堆肥课程

◆内容简介:一个小小的蚯蚓的故事,赫然开始于一个地球!地球是那么大,蚯蚓是那么小,但它们却是息息相关的。小小的蚯蚓的日记,就是从地球开始的。

图源

在地·石城自然学校

推荐原因:这本书是我的心头爱!这个系列是我心目中最佳的自然科普绘本,拟人化又不失科学严谨的画风,小小蚯蚓说“人们常常会忘记我们”,接而一句“地球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俘获了我的心。罗望子老师常常在蚯蚓堆肥课上读这本绘本,然后带孩子们区分“哪些是蚯蚓喜欢的食物”,那种把蚯蚓当宠物养的怜爱心可爱至极,同时又是家庭可操作的生厨余处理方式。这个系列目前市面上有三个故事(《蚯蚓的日记1》和《蚯蚓的日记2》),后两本延伸出来的故事也非常有趣。

6《砸吧爷爷的柿子树》

作者:须藤麻江

◆应用场景:食育课程

◆内容简介:咂吧爷爷有一棵柿子树,结出的柿子特别甜。但是分享给邻居哎呀奶奶的却是柿子蒂、叶子和树枝,每次哎呀奶奶都高高兴兴地接受,然后利用咂吧爷爷给的东西和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为此生气的咂吧爷爷却把柿子树给锯掉了,柿子树还能长出来吗……本书的背景和着色鲜艳浓烈优美,有强烈的民间传统故事的风格。

图源

在地·石城自然学校

推荐原因:小气的咂吧爷爷不愿意分享甜甜的柿子,每次只肯拿出柿子蒂、叶子和树枝来,可是这些东西在哎呀奶奶和小朋友的手里都变成了快乐的源泉……在石城自然学校的校心柿子树下,这本绘本读来格外有趣,最后,当然是大家一起分享柿子啦!表白安利了这本书给我的海龙校长!

7《挖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

作者:约克·米勒

◆应用场景:延伸讨论

◆内容简介:一座纯美的小乡村,蝶舞、花香、同住、蝉鸣、鸟叫、共生、披星、相依、戴月、相偎,有一天挖土机来了......

图源

在地自然

推荐原因:这是探讨人和自然关系的一本绝好的绘本,在成年人的工作坊上,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在这本书大量的细节和信息之中,提取到自己对于社会变迁、人与自然关系变迁的感同身受,对话即由此开始。第一次看这本书是10年前参加自然之友的活动时,同年接触到的几本书,都堪称经典!

8《一棵橡树要搬家》

作者:近藤熏美子

◆应用场景:自然观察

◆内容简介:作者以看似随意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最重要的事。近藤通过居住在橡树周围的各种生物间的对话,再配合她特有的幽默感,向我们讲述了“一棵树的消失,到底意味着什么”。原来竟然有这么多的生物和植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被邀请来阅读这《一棵橡树要搬家》奇妙故事的正是人类,包括你,也包括我。

推荐原因:一棵树里,生活着多少居民?这是这本绘本最有趣的地方,整本书都是感叹句,生动得不行——天牛在干什么?螳螂住在哪里?看完书,再去观察就更有头绪啦!对称的结构更让人莞尔。感谢北京灵动自然的薄荷老师的推荐!

9《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作者:茱蒂·巴瑞特

◆应用场景:幼儿转场

◆内容简介:该书告诉孩子们为什么动物天生的衣服最完美——因为那正是动物自己的衣服。本书通过图像与文字搭配,充分展现出幽默感;且其中融合了动物的特性,可让孩子发现!发现!再发现!

推荐原因:这是一本非常适合转场之后重新召集孩子的书(8岁以下),我可不在乎它和当天的活动主题有没有关系,让人捧腹大笑的故事,是最好的唤起孩子兴趣和注意力的方式。

10《从头动到脚》

作者:艾瑞·卡尔

◆应用场景:暖场

◆内容简介:作者用独特的拼贴画,画出了大象会跺脚、大猩猩会捶胸、野牛会耸肩膀等十二种不同动物的“招牌动作”,并以“我会……,你会吗?”和“这个我会”的重复句型,邀请小小孩一起来转头、弯脖子、摆动胳臂,让孩子在玩乐中掌握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认真倾听、集中注意力、听从指挥。

推荐原因:一天的开始,带领孩子们跟随绘本一起动一动,尤其是在没有跑动条件的室内环境,这本绘本是非常好的开始。

11《美丽的螺旋》

作者:乔伊斯·西德曼

◆应用场景:自然观察

◆内容简介:蜗牛的壳,圆蛛结的网,向日葵的花盘,潮汐的漩涡,甚至是人的耳蜗……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呈螺旋形存在的。螺旋这种形状为什么如此常见?它有什么作用?作者用精炼优美的诗文,极富韵味的刮版画,将螺旋世界的美丽与奇妙展现在我们眼前,带我们感受蕴涵于大自然中的无限美感与力量。

推荐原因:自然里,充满了螺旋,螺旋是我非常喜欢的自然图形,富于美感和意象。寻找自然里的螺旋,可以很好地延伸到自然观察和美育课程中。

12《女王的影子》

作者:西布莉·杨

◆应用场景:自然观察

◆内容简介:皇家狂欢夜,女王的舞会气氛正浓,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际,大厅顿时漆黑一片。灯亮之后,人们发现了一起胆大包天的偷盗事件。有人偷走了女王的影子!幸运的是,皇家侦探皮皮虾正好在场,他依次询问了到场宾客:变色龙爵士、鲨鱼船长、矛头蛇、山羊、蜻蜓、巨枪乌贼、鸽子博士和小海胆罗曼诺夫与艾奇诺。这些嫌疑人各自独特的视角为解开谜团提供了重要线索。最终,真相水落石出,但却滑稽得让人始料未及。在这本打破传统并且充满想象力的书中,作者用她诙谐的叙事手法与细致的笔触创造出了一个富于幻想并符合科学事实的世界。

推荐原因:这本书是同事榆钱儿的推荐,买回来之后非常绝望——字太多,每次给孩子念完都口燥舌干。不过不妨碍对它的喜爱。“正前方是我的盲区……”“我拥有动物王国最大的眼睛……”关于动物视角的问题,都在这轻松诙谐的故事里了。

13《落叶跳舞》

作者:伊东宽

◆应用场景:自然观察

◆内容简介:作者巧妙利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落叶,创作了这本关于落叶的绘本。出人意料的丰富画面,百看不厌的造型,使文字与画面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孩子还可以学着创作一本属于自己的《落叶跳舞》。

图源

在地自然

推荐原因:这本绘本大家都很熟悉,不用多介绍。见过同事读着这本绘本,和小龄的孩子一起如落叶起舞,真是太好的记忆,富于韵律的一本书。

14《一园青菜成了精》

作者:周翔

◆应用场景:自然观察、食育课程

◆内容简介:《一园青菜成了精》巧妙地蕴藏了青菜们的特性,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幽默。小葱青秆绿叶儿长得直,正像一根银杆枪;韭莱的叶片狭长而扁平,如同两刃锋。大蒜成熟后的裂瓣,辣椒的浑身红通通,茄子的紫涨圆滚,都成了战斗的结果,让人读出意料之外却又不得不信服的荒诞。写到莲藕时,不是说它天性生长于湿泥里,而是成了逃跑不及的败军之将,糊里糊涂,慌不择路地钻进了烂泥坑——孩子们怎能不笑出声儿来呢。

图源

在地·石城自然学校

推荐原因:读完这本书再和孩子们一起进到菜园子去,仿佛满园的菜都动起来了!作为菜市场观察的铺垫也很不错。

15《在空中钓鱼》

作者:吉迪恩·史德尔

◆应用场景:请大家多多实践

◆内容简介:钢筋水泥的城市变成无尽的海洋,从路标到汽车,从工地到地下铁,冷冰冰的现代事物在游戏王国中被赋予了童话般的生命。这是一本可以让孩子每次看都会感到惊喜的书,孩子将沉浸在探索与创造的快乐中。书中隐藏着许多未被命名的“城市海洋生物”,非常适合亲子互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给“城市鱼”命名的游戏。

推荐原因:应用这本绘本,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故事说的是孩子帮助爷爷适应城市生活,但是何尝不能用以帮助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务工人员子女呢?以何种视角联结城市和乡村?以何种视角帮助他们理解过去与现在?如果你运用了它到你的课程里,欢迎告诉我们。

-end-

~火热报名中~

年在地自然教育中心寒假活动总览

问路

咨询

报名

合多方之力,共建生态友好,儿童友好社区。

-end-

合作邮箱:

chunhuziran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huzx.com/xajj/6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