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刊-·总第期▲▲▲
会建造陷阱的昆虫
作者:周仁臣
蚁蛳的俗名叫羊么么,生活在老家北塔山半山腰的黄土高坡上。殊不知,这种昆虫与其它昆虫完全不一样,人家可是身怀绝技,会专门构建泥窝窝陷阱,凭借着它来捕杀猎物,以此谋略和手段,来维护种族的生存,发展与繁衍,艰难而快乐的生活着。据相关资料记载,蚁蛳属于蚂蚁家族系列,同时,也是蚂蚁中的佼佼者,历来有蚁中之狮的美誉。别看它们的个头不大,浑身上下呈现出灰蓬蓬的颜色,看上去,与蜘蛛有些相似。不仅如此,捕食方法和手段也有相同之处。蜘蛛是在天上织网,出没在两树、两房之间,靠捕获天空中飞来的美餐;可蚁蛳却是在地上的草丛里巧设陷阱,专门擒拿自己主动送上门的美味。真可谓是,一天一地、一上一下,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呵!好一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样子,无不令人点赞,更是羡慕不已啊。童年时代里,每当春天到了,老家北塔山那朝阳的坡上,总会率先出现一堆连着一堆,小米粒大小的漏斗状泥窝窝。不难看出,这些颜色完全相同、泥土颗粒大小完全一致,地面上可是从未见过的,很像是,刚刚从谷子里面新磨出来的小米子。不用问,这些精美的材料,是来自地下深土层之中。小小的蚁蛳们,完全是靠自己的体力搬运上来。如此说来,它们是何等的不易啊。如此精美绝伦的造型,从表面形状看上去,即像是浓缩版的、倒扣的古埃及金字塔,也酷似山村放牧老汉,头顶上的那个草帽子模样。泥窝窝建造的精美别致,颜色金黄黄的,坡度一致,尺寸不差分毫,大小如同人们用的大号饭碗差不多。有人说,咱们脚下的泥窝窝,是羊幺幺们精心设计、亲手建造的陷阱,专门用来捕杀其它昆虫的法网。为了证实一下,它们的法宝到底是灵不灵,伙伴们分头去草丛里搜寻起来,捕捉一些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昆虫。三五分钟过后,大家手上握着不少的蚂蚱、蚂蚁、螳螂、三门甲等,开始坐在地上一只接着一只往里面投放。情况果真如此,所有的大大小小的昆虫,只要是踏进去,就是走进了死亡谷、不归路,无论如何挣扎,也是逃不出鬼门关。岂不知,由小米粒儿大的泥土颗粒,堆积起来的陷阱那可是松散,又松软无比的,如何拼命的挣扎,也是无济于事,根本不会踩着硬底儿不说,而是越陷越深......不仅如此,落入陷阱里的昆虫,由于拼命的挣扎,使沙粒滚动,并且还不时发出来阵阵“沙沙”的声响,无疑是给潜伏在陷阱下面的猎手,俗称“守株待兔”的家伙,免费送去了有猎物触网的信息。片刻时间过后,只见陷阱底部发生了微微颤抖,两个羊么么从土下钻出来。它们伸出来又细又长的腿儿,将其猎物紧紧地缠住后,两张带有大螯的尖嘴,深深地扎进猎物的身体,将其毒液注入后,猎物很快的一命呜呼了。看到猎物死去了,两只羊么么开始动手了,又将尖嘴刺入猎物身体,狠狠地吸了起来。看上去,好像是早上没有吃饭,此时正在用早餐呢。眼巴巴的见到了,刚才还是干瘪瘪的肚子,不大一会儿工夫,便开始鼓起来了。原来是这样的,蚁蛳注入到猎物体内的毒素,会在一瞬间将其肉体化作液体。这种液体正好是猎手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当羊么么吃饱喝足后,接下来的一幕,那可要看看它们如何处理掉,猎物留下的莫大尸体了。饱餐一顿的两个猎手,浑身上下好像是增加了不少的体力,它们俩一前一后又开始忙活起来了,铆足了劲儿,将其庞大的尸体,拼命的往陷阱下面托拽起来了。说起来,它们的劲头还是不容小觑,两三分钟过去了,对它们来说,算得上是个大家伙,竟然是完全进入到地下。如果是按照身体比例来比较的话,好像是两个成年人,托着一头大牛、大马差不多。要知道,我们人类,只能举起自己的体重两倍左右重量,可蚂蚁们却是完全不同,它们的力量可轻轻的,举起超过自己体重40倍的物体。由此可见,羊么么的力量真是大得很哟!真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大力神啊!时间刚过片刻,土窝窝陷阱很快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好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真是厉害呀,简直是不可思议。不仅是吸干了猎物身上的血肉,尸体也不肯放过,真是吃人连骨头都不吐的家伙。看到这惨烈的一幕,伙伴们都觉得心惊胆战,甚至是毛骨悚然。当我们手上的昆虫,一只只投入到陷阱,都是遭遇到它们无情诛杀后,大家都是有些义愤填膺。此时此刻,伙伴们的好奇心又上来了。心中开始合计了,羊幺幺如此这般厉害,它们的地下设施或者是城堡到底是何等模样?咱们不妨捣毁它们几座,一探究竟如何?大家意见统一之后,从地上找到了几块带尖的石头,便开始动起手来,全力以赴破坏了三五座泥窝窝陷阱。时间不长,脚下的陷阱便是一座接着一座,被伙伴们彻底的捣毁了。大家仔细的一看,除了发现这几座泥窝窝陷阱下面的大岩石外,其它的什么都没有。伙伴们觉得情况有点奇怪,难道说,山坡上的羊么么陷阱是孤军无援、独立存在的?时间在一分一秒中匆匆而过。就在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之际,险情似乎是在一瞬间出现了。突然间,在刚刚被扒开捣毁的泥窝窝陷阱下面,滋滋地裂开了三米多长、足足有二三寸宽的岩石缝隙来。大家觉得很奇怪,有人找来了一根四五米长的刺槐棍子,铆足了力气向里面猛捅,意思是探询一下,此岩石缝隙到底有多深。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当整个长棍子完全插入,也未曾探到底。如此说来,蚁蛳们的洞穴深不可测啊。更令人难忘的、甚至是恐惧的情形还是后面呢。当探询者将长长的木棍子抽出来时,伙伴们吓呆了,简直是吓傻了,木棍子从上到下,全部都是灰蓬蓬的蚁蛳。不仅如此,还有大批蚁蛳从里向外运动着。此时此刻,伙伴们才如梦初醒,我们大家是捅了蚂蜂窝,人家的蚁蛳大军大概是来找咱报复的。看到眼前的一切,我猛然间想起来哥哥姐姐们,在几天前曾讲过的惊险刺激,又非常的可怕的故事。在南美洲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中,英国的一支探险队,发现了丛林中的食人蚁、食人鱼。在我们老家周边,虽然说没有发现这个情况,可是我们大家还是真的曾经领教过。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伙伴们在我家门前的核桃树下玩耍,看到一群群蚂蚁在筑巢,便开始向里面呲尿。半夜三更在睡梦中,遭到了无情的报复。早上起床后,觉得两腿之间的小鸡鸡疼痛不止,仔细的一瞧,那家伙竟然在一夜之间,增大了十几倍之多,肿得像水萝卜,难受了两三天才好了。既然是那里的蚂蚁能吃人,我们这里的蚁蛳被人给惹恼了,如果它们采取报复行为的话,盛怒之下何尝不会被天荒,群起而攻之,从地下倾巢出动,铺天盖地而来难免不吃人。想到此,我不由得心惊胆战、不寒而栗。此时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逃跑,迅速地离开是非之地。其实,伙伴们也是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因为是以前曾经是听我讲过的食人蚁、食人鱼的故事。看到眼前的情景,谁不害怕丧命?假如说,北塔山里潜伏的蚁蛳们,在遭到攻击过后,采取行动施加报复,只要是蚁王一声令下,倾巢出动的话,收拾我们这十几个人,那可是不费吹灰之力啊。听到这可怕的故事,伙伴们似乎是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此时此刻,大家是连一分钟都不敢在山上行留,赶忙转身像闪电一般跑下山去。一夜惊恐,却是安然无恙,真可谓是,有惊无险,所幸的是,蚁蛳没有追杀过来。第二天早上,伙伴们又是硬着头皮、壮起胆子,战战兢兢地爬上山坡。仔细的一瞧,呵!好家伙,原来那些被我们大家拆除捣毁的泥窝窝陷阱,不仅是恢复了原貌,附近的山坡上,届时又新增加了许多的泥窝窝陷阱。由此可见,昨天上午,被我们大家扒开并捣毁的泥窝窝陷阱,大群的蚁蛳成群出来,并不是来寻找那些肇事者,向他们示威与报复而来的,而是接到地面上捕食网络遭到了损失,前来报到来支援建造的。为此,它们大概是不知道,那是人类社会故意导演的一场恶作剧。情况真是不错,蚁蛳们很是友好,没有对我们采取报复、发起进攻,伙伴们为一切安然无恙而感到无比的欣慰。刚开始时,我们大家以为,一个泥窝窝陷阱,大概就是蚁蛳的一个小家庭,里面的蚁蛳不过三五只,它们靠自己建造的陷阱,整天在家守株待兔,靠捕捉其它昆虫们为生。其实,情况并非如此,蚁蛳与蚂蚁一样,历来都是集体生活。据说,它们来到地球上生活,比人类还要早上千百万年。它们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地面上,捕捉昆虫不过是分工不同,它们是专门采购食材的,俗称火头军或者是后勤部的成员,是为地下军团服务的一支队伍。殊不知,蚁蛳在山里的岩石下方,说不定还有千军万马呢。人一旦伤害到它们,咱们那可是灭顶之灾。据央视《人与自然》报道,目前,全世界共发现蚂蚁种类,共计达到种,数量超过咱们人类40多万倍,质量(总重量)超过人类40倍以上。假如说,地球上的所有动物都灭绝了,绿色也是不存在了,蚂蚁家族会以捕食为由,生存本能需要,将破坏环境、毁灭绿色家园的罪魁祸首,人类全部、干净、彻底的消灭掉,那可是轻而易举,甚至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为此,通过童年时代,在与北塔山坡上的蚁蛳密切接触,不论是测试它们抓捕功能也好,肆意妄为地搞恶作剧也罢。使伙伴们切实懂得了,小小的蚁蛳捕捉其它昆虫,其实,是在消灭害虫,变相的在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维护大自然的平衡。童年时代的游戏也好,奇遇也罢,事实无不是在告诉我们,保护环境,爱惜动物和昆虫,让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保留其应有的生存状态和环境,是非常的重要。说到底,就是有效地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作者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周仁臣,辽宁省瓦房店市人。年,生于老虎屯镇大四川村满族农家,高中毕业后返乡务农。一生钟爱文学,虽然说没有什么建树,但却痴心不改。热衷于写诗填词,喜欢书写记实散文、童年往事等诸多方面的文学作品。并先后自费编辑出版了《乡村风情》《丁丁漫游动物城》《可爱的精灵》《童心的乐园》四本书。发行后,在城乡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江南诗画艺术院
年3月5日在网易创建《江南诗画院》文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