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在陕西省兴平市渭河沿岸的阜塞、庄头、丰仪、汤坊、桑镇、赵村、冉庄、马嵬等地方,有送花狗馍的民俗。花狗馍也叫花糕馍,“糕”与“狗”谐音,故当地称作花狗馍。花狗馍是陕西关中独有的花馍艺术珍品,是兴平重阳节民俗生活中最大的民间文化看点,更是兴平重阳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载体。
花狗馍的整体造型是插满各种面花的圆锥体形状,由猴、狗、龙、菊花、莲花、果蔬、鸟、虫、鱼、卷云等符号组合而成。两种花狗馍最大的区别是成人的大些,大人馍面狗上骑着手捧桃的猴子,而小娃馍上只有狗,没有猴子,其中的面狗是该花馍最大的重点,俗称“九月九,送花狗”。
送的花狗馍的有两种:一是大人馍,二是小娃馍。大人馍也叫大人活,个大尺寸高,是新婚媳妇娘家人第一年的重阳节赠送,并配合布鸡,头茬活(新婚媳妇送婆家的女工活计)等均属于这一天要送给女儿家的礼物,另一种送小娃的花狗馍因尺寸矮称小娃馍,也叫二茬活。这两种花狗馍都是配合着针织女工重阳节送的,其中花狗馍是礼物中最重要的。
农历的九月初六要送花狗馍的人家早早就忙了起来,由女主人家请来左邻右舍中的巧手妇女来自家帮忙。男主人则端茶倒水招待来帮忙的人们。年老的人负责刷锅烧水,年轻一些人则和面揉面。花狗馍好不好,就看面揉得好不好,发的旺不旺,碱放的合不合适。手巧的人主要捏面龙,铰菊花,捏狗,捏猴。其它的人捏锁边,卷云子,粘豆子,插辣子,捏小花,配合做大件。她们蒸花狗做花狗馍的工具也都是农家妇女生活中常用的厨刀、木梳、篦子、剪刀、筷子、擀面杖等等。制作材料就是家里最好的面粉、红辣子角、红豆、黑豆、高粱籽等。
由于花狗馍的体型很大要分多次来制,先将瓦罐倒扣外面抹点油裹一层厚约三公分的面,蒸熟后可达四到五公分的中空框架,再蒸整体花狗馍的圆盘底座,然后要蒸用于坐狗的大圆包包馍。这三大件蒸熟后为了外面有利于粘合撕掉馍的表皮,完成后就要组合在一起,俗称成搁活。再次给低盘捏锁边,卷云子,将主体蒸好的馍罐放上面,坐上大圆包包馍。
(图/星星)
然后再覆盖表皮,做披肩,配穗子,点九贞(盘长)再进锅蒸。由于组合后的体积大就要给锅上加草圈,加蒸笼。其他的莲花、菊花、狗、猴、果蔬等小花另外分蒸。最后蒸大型时负责烧火的人在添水时要给锅里放一个摔碎的碎瓷片。水开了搭馍入锅后会听到蹭愣愣瓷片和锅的碰撞响声,旧时农家妇女没有手表判断时间就用瓷瓦片或点一支香用来掌握蒸花狗馍的时间,瓷瓦片声大,说明气大水多,声小说明水少,不响证明锅烧干了。待时间到了将锅揭开大家都凑了过来互相欣赏着彼此的成果,看谁的龙捏的好,谁的狗捏得好,面白不白,火烧的到不到,一片喜悦的笑声。
等全部蒸完后放凉,在九月初八晚上或初九早上才插花组成放在红漆木盘上,盘的四角放四个最大最好最红的柿子,取事事如意的意思。用自家织的包袱由盘低向上轻轻包起,不能包严实,要让人能看见还不能把花狗馍碰坏。由娘家父亲或外公,或舅舅用背笼背上,背笼里放着九月九女工活,娘家母亲或外婆则带着小辈孩子提担笼、包袱等装着女工活跟在后面,有的人家是坐土车子送花狗馍。后来随着社会发展送花狗馍的工具也变成了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
兴平花狗馍下大上小,下圆上尖。最下边的圆圈有一道形似海水的扭边花,俗称锁边,取连绵不断永不到头的意思。锁边上一圈是卷云如意,俗称云子,为生殖崇拜的原始文化符号。再向上四角围双层菊花或莲花,取四面八方四时八节四平八稳的意思。菊花或莲花的上边腾起面捏的二龙戏珠,珠用蜘蛛形代替,谐音为珠。再上为四角披肩,取四季平安,并以红豆或高粱点缀成九贞盘长图案取红红火火连绵不断,披肩顶上为一朵最大的,双层或三层的菊花或莲花的造型。在顶上拖着一个白白胖胖带着项圈很是可爱的狗。这是花狗馍最为画龙点睛的地方。面狗正对头的前方有一个面捏的狗食盆,里面同样有面捏的狗粮,狗身上骑着一只憨态可掬的猴子,双手捧着仙桃。整个花狗馍中部上面的空隙中用小竹笺插满着双数的各样小面花,多为双数,是女性的符号代码。大人活上面有猴子捧桃,这里的猴子代表的是娘家妈心目中的女儿,猴身下面的狗,象征的是女婿。比喻夫妻恩爱,幸福甜美。同时猴上狗下的位置也暗喻着娘家人希望婆家人把自己的女儿看起些,看高些。在兴平花狗馍中,狗喻意着男子。狗在传统文化中代表忠贞不渝的意义。同时还有辟邪除灾的说法。古人认为,狗除了有预兆吉凶灾异的象征作用以外,还有除灾的作用。《史记》记载:秦国在城池的东、南、西、北四门前披裂肢解狗以抵御灾害。另外,用白狗的血涂在门上来驱逐不祥,也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风俗。传统文化之中的“哮天犬”跟在二郎神身边,陪他降妖捉怪。
关于狗的记载和传说还有很多。笔者曾采访制作花狗馍的老人讲,狗通人性,忠诚。狗在兴平民俗中喻意的是男性,阳性,是生殖崇拜中男性的符号。笔者母亲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巧手,会剪纸,刺绣,做花狗馍,她曾讲:“九月九送花狗,到老不断舅路路”,狗,熟路,忠实,不嫌贫爱富。花狗馍中的狗至少有三种基本意思:一:忠贞不渝,成人的大花狗馍中的狗代表的是女婿,代表的是男人。娘家送猴骑狗的大花狗意思就是希望夫妻恩爱忠贞不渝。二:送狗,就是送娃。小儿的形象。兴平人把小孩叫“稀欠娃”稀欠娃将生后的爱称均为“狗娃儿”“狗蛋”“狗子”“大狗”或“二狗”,送狗,就是将娘家的血脉送来,福报送来。久不生育或婚后几年才有“稀欠娃”小孩后外婆外公会连送三年花狗馍,即使不蒸完整的花狗馍,也要送一只面狗。三:狗,辟邪,外婆送狗意思是让狗认娃,认外孙,舅家狗不咬外甥。经笔者的田野调查,许多老奶奶都说猴子是女儿,狗是女婿。兴平许多人仍有叫自己女儿为猴女子、猴逗逗女子、猴精女子等,进一步将活波泼辣的女孩子用“猴精猴精”的比喻。兴平农村八月十五中秋夜晚上宴月时,由家中女主人剪的纸猴子担水,有的在月饼上刻画一只猴子也是女性的象征。
笔者认为兴平花狗馍的文化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殖崇拜的图腾符号活态文化。
2:女权在农耕文明中的本体价值观。
3:母体文化下的人文民俗载体。
同时,兴平花狗馍折射的是勤劳的人们对女性,母性的尊重和礼赞。是对生殖生育,性文化崇拜的诠释。是对子嗣的繁衍人丁兴旺的美好追求。它反映出来的是社会人文背景,是昔日底层的劳动人民用艺术的行为向命运的发泄,更是对妇女生命尊严强烈的渴求。从花狗馍中不仅可以具体地指出了传统文化中原始祖妣(生殖器崇拜)的文化符号遗痕,更可以发现到那种原始的自然人伦道德与生命的观念,花狗馍的制作者们运用感性的思维为出发点却又超出了一般的感性界限去阐述,抽象的造型观念下又撇下了事物的本质以毫不相干的文化隐喻语言去说明。用花馍理想化的形态解释着自己的主观意念。他们用抽象的概括能力与思维方式以及历史的传承过程将花狗馍的人文形态,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神秘的理性思维解释了旧社会历史的现象,打破了尘封的女卑规律,又将这种现象,规律与假设的命题以民间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出来。希望优秀的兴平民间艺术(花狗馍)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发挥它应有的民俗文化价值,这项民间文化继续保留下去。
兴平花狗馍用抽象的概括能力与思维方式以及历史的传承过程将花狗馍的人文形态,表达得淋漓尽致。用花馍理想化的形态解释着自己的主观意念。蕴含的是对女性、母性的尊重和礼赞,是对子嗣的繁衍人丁兴旺的美好追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