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年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经过全园职(员)工、研究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投票推荐,青藏高原北部生长塑造东亚植被和植物多样性等入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年十大新闻。现将评选结果及新闻点评发布如下,以飨读者。
注:以下新闻按时间排序。
1
青藏高原北部生长塑造东亚植被和植物多样性
1月27日,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联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发布研究成果,首次揭示青藏高原北部生长是驱动中国东南部植被和植物多样性转变的关键因子。该研究是古生物与数值模拟交叉学科开展的一次创新研究。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北部从古近纪到新近纪的隆升增强了东亚季风气候系统,驱动了东亚植被从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干旱、半干旱植被类型转变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湿润、半湿润植被类型,并促进了植物多样性的增加。冬季降雨量的增加是驱动植被和植物多样性变化的最重要因素。青藏高原北部隆升对改变东亚季风以及驱动植被和植物多样性起决定性作用,间接支持了青藏高原东北向生长的理论。
点评
青藏高原有亚洲水塔之称,其为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河流提供了约亿立方米的径流量。版纳植物园的这项研究进一步表明,青藏高原北部隆升改变了东亚降雨的时空格局,尤其是增加了我国南方冬季的降雨,驱动该地区孕育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以说没有青藏高原北部的生长,就没有中国的江南水乡。从这个意义上讲,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的内涵又增加了一层。
2
中央媒体集中深度报道版纳植物园国际合作与高质量发展成果
2月,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就版纳植物园“国际合作与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采访和集中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强化国际合作,版纳植物园助力生态保护)、新华社、人民日报(把人才请进来让科研走出去)、光明日报(葫芦岛蝶变科学岛之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国际合作推进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高质量发展)、科技日报(放眼科学前沿,西双版纳有座“国际岛”)、经济日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机构)等多家媒体集中报道版纳植物园国际合作和高质量发展成果,实现国家级重要媒体报道的“大满贯”,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点评
地处西南边疆的版纳植物园经过60多年的建设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植物园。近年来,版纳植物园通过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紧密合作,为公众提供了最新的科学研究故事,带领公众熟悉了一批热带动植物明星,为热带雨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贡献。中央媒体的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