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作家middot句芒云路不等

不等式

句芒云路

我们各自生,各自活,带着各自的姓氏和怪癖殊途同归

——题记

我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云落城,是一个市区面积为两千多平方公里、人口逼近两千万的现代化城市。将它贯以“现代化”,是因为那些奇怪的物质——看不见、吃不了、闻不出、触摸了可能会致命的东西——电,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安营扎寨、繁衍生育,同粮食蔬菜牲畜等合作供养着我们的肉躯与魂灵,并将我们相互串连捆绑在一起。它们不计其数千形百状无所不能甚至可以说无孔不入。

在一个平凡平静平安也平淡的傍晚,母亲让我去她位于科技园的别墅讲了下面这个故事。当时,我还不知道我的遗书已被发现。我的软件工程师母亲在对遗书作逻辑缜密的分析后,认定我准备杀了某人然后自杀。那封遗书前两个小时刚打印出来用白色信封封好,满以为等过几天母亲读到遗书的第一个句子,她的女儿已经获得想要的死亡。

两层半的别墅一如既往的乏善可陈,充斥空间的是千百钵水养的白鹤芋,钵子是大小一致的正方体玻璃杯,杯垫是一张张圆形朱砂红绣片,跃然其上的是些形状怪异的黑色咒符。白鹤芋青翠鲜亮的叶子间透出来的白花不像花,像变异的叶子,闻不到丝缕香气。这些陪在母亲身边比我多千万倍的植物,我自然搜查过它们的别名、功效和花语,但实在不明白母亲为何要养那么多,它们再好看也不能和她交谈。母亲坐在它们面前开始讲述前,取出了只黑色圆珠笔和一小叠白纸,建议我边听边记些关键词,说要不然我很快就会听糊涂的。

我刚才说和母亲在云落城相依为命,但更准确地说是相望而行。她住城南,我住城北,乘坐无堵车风险的地下电车需要两个多小时。平日里我们都像机器一样准点开机、关机,然后按各自程序在各自轨道上运行,一年最多见两三次,每次真正共处的时间只能以小时来计算。我们像生活在云落城里的千百万人一样,先后通过或交叉使用短信、电话、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huzx.com/xaly/8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